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张东刚书记率团访问中国香港
来源:港澳台办公室
时间:2025.04.21

在教育强国建设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时,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加强中国人民大学与香港各界的交流合作,4月13日至16日,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率团访问中国香港。期间,张东刚拜访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会见香港校友会新一届理事会成员并与香港校友代表座谈交流,访问紫荆文化集团、香港教育大学,签署《中国人民大学与香港教育大学合作框架协议》,出席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并发表主题演讲,为“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人大力量。

锚定落实党和国家港澳战略 服务“一国两制”伟大实践

助力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4月15日,张东刚拜访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与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郑雁雄会见座谈。双方就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港澳工作重要论述,务实开展对港交流合作、国情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

张东刚表示,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长期以来,学校与香港地区在学生交换、联合培养、合作办学、研究平台等方面交流密切、联系紧密,战略合作关系不断拓展,人才培养合作不断深化,校友交流平台不断完善。未来,学校将以服务“一国两制”伟大实践、党和国家港澳战略为导向,在香港中联办的支持指导下,立足国家战略之需、厚植家国情怀之基、落实立德树人之本,着力推进校地合作创新平台建设、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助力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更多人大力量。

郑雁雄介绍了2020年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以来,香港教育、文化等领域发生的新变化、取得的新成绩。他表示,香港已进入由治及兴的新阶段,实现香港更好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更大贡献,是新时代“一国两制”实践的重要使命。希望中国人民大学发挥自身优势,在高教合作、教育培训、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积极贡献力量。

4月13日,张东刚出席中国人民大学香港校友会理事会聘任仪式,为新一届理事会成员颁发聘任书,并与香港校友代表座谈交流。

张东刚表示,香港校友会自1995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搭建有温度、有深度、有力量的校友交流平台,发挥好香港校友与母校之间的纽带作用,着力讲好“人大故事”,努力说好“香港故事”,一批批在港校友成为支撑引领香港发展建设的先锋力量、栋梁之材。希望新一届香港校友会理事会能够继续凝心聚力、共促发展,继续做好联通内地与香港的枢纽、连结校友和社会的桥梁、编织文化认同的经纬线,彰显人大在港校友的卓越风采,持续为香港的繁荣稳定贡献智慧与力量。

锚定落实教育强国建设目标  全面提升学校全球化水平

深化拓展与香港各界交流合作

4月14日,张东刚访问香港紫荆文化集团,与香港紫荆文化集团董事长许正中座谈交流。双方就携手落实党和国家港澳战略,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推进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达成积极共识。

张东刚表示,紫荆文化集团在促进港澳与内地文化交流、推动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等方面挺立潮头、引领示范,中国人民大学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来已经开展多项务实合作。未来,希望双方面向新时代、立足新起点,以务实合作驱动资源共享、以区域布局服务战略蓝图、以实训平台赋能人才培养,携手促进文化交流互动,讲好人大故事、讲好香港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为我国构建更高层次、多元立体的大外宣格局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许正中表示,紫荆文化集团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基础良好、合作潜力巨大。双方此前发挥各自优势在共促文化合作、打造学术平台、推动知识创新等方面开展积极合作。下一步,希望与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深化在学生实习就业、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为落实党和国家港澳战略积极贡献力量。

4月15日,张东刚访问香港教育大学,与香港教育大学校长李子建会见座谈并签署《中国人民大学与香港教育大学合作框架协议》,推动两校建立校级合作伙伴关系,在学术交流、学生联合培养、国情教育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张东刚表示,香港教育大学是一所充满时代创新气息的高等学府,为高等教育创新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人民大学始终高度重视与香港教育大学的战略合作。今天,双方正式建立校级合作伙伴关系,共同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两校合作迈入新阶段。未来,希望两校以“优势互补、共谋发展”为原则,将两校合作走深走实,促进两地的文化交流与精神共鸣。他表示,双方要进一步深化国情教育合作、传承爱国爱港核心价值,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共促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文化交流平台、共推“陕公大学堂”走进香港,携手深耕、打造教育创新标杆,同心致远、打造高水平教育合作新典范,为香港繁荣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中展现更大作为。

李子建热烈欢迎张东刚带团来访,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对此次签约仪式的重视。他表示,中国人民大学作为具有光荣的红色血脉和鲜明红色基因的大学,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香港教育大学“育才弘教、立德树人”的核心使命颇为相通,为双方的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他期待两校的合作开启香港教育大学爱国主义教育和大思政教育的崭新篇章。

锚定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为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担当作为

4月14日至15日,张东刚出席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开幕式,出席主论坛暨数智未来论坛、数字金融论坛并发言。

在主论坛暨数智未来论坛上,张东刚围绕“以人为本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主题发言。他表示,面向“数智未来”,必须坚守“以人为本”的初心,打造真正突出人的地位、体现人的价值、符合人的需求、实现人的发展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构建更加普惠繁荣、和平安全、平等包容的网络空间。他强调,大学是培育卓越人才的核心殿堂,是孕育人文精神的不竭源泉,更是推动数智技术发展的先锋力量。推动以人为本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大学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职责。大学应推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在数字技术研发中的深度耦合,持续不断为推动数智融合赋能发展贡献新成果;构建开放共享的创新生态,为全球互联网建设发展贡献新智慧;培养一大批秉持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高素质人才,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新力量。

在数字金融论坛上,张东刚表示,面向数智时代,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变革正深刻改变着金融发展逻辑。要以技术创新筑牢发展基石,进一步拓展普惠金融服务边界、重塑服务格局、提升服务水平,推动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金融领域深度应用;以审慎监管谋定发展边界,完善“包容审慎”的监管制度和框架,提高体系韧性,加强金融监管合作和信息共享机制建设;以人才培养积蓄发展动能,培育一批既懂金融又懂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把数字人才这一“关键变量”转化为数智发展的“最大增量”。他表示,聚焦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愿同大家一道,共同培养一流人才、贡献一流成果,推动建立稳定、平等、均衡、包容的全球数字治理体系,服务亚太地区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的深度融合与发展,为实现亚太地区经济繁荣和人类社会进步贡献更大力量。

论坛期间,中国人民大学发布《商业银行数据要素金融产品与业务探索研究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与香港各界开展了广泛务实的合作。截至目前,已与7所香港高校建立校级合作关系,与紫荆文化集团等企业建立战略合作,3000余名校友活跃在香港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文化等多元领域,为香港经济社会长期繁荣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下一步,中国人民大学将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港澳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以服务党和国家港澳战略为工作核心,面向港澳社会需求,发挥自身优势,着力在校地合作、国情教育等重点领域深化与香港各界的交流与合作。

编辑:叶子
责任编辑:董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