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召开,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玉光等出席,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易主持。
林尚立表示,高校毕业生就业是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有效连接点,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高质量发展、民生福祉和社会稳定。他强调,要增强政治意识,充分认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握高质量就业要求,坚决扛起稳就业政治责任,将这项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要增强责任意识,强化就业网络建设,科学研判破解供需结构性矛盾,加强校院协同精准指导服务,实施招培就联动工程,打造全链条服务保障体系,持续激活全员发力工作主动性;要增强冲刺意识,践行“时时放心不下”责任担当,做到就业工作“心中有底”,确保就业安全“万无一失”,开展有温度、有实效的就业精准帮扶,全力以赴确保落实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为教育强国建设、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刘玉光表示,高校毕业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关系到千家万户。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毕业生就业率高位稳定,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输送基层治理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等领域主动担当,彰显了“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的精神品格。下一步,要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做实做细对重点群体的帮扶指导;聚焦人才培养的供需适配,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难题;加强风险防范,守牢就业工作安全底线,确保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为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王易通报学校2025届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及促就业工作开展情况,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她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始终把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学校育人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全员协同促就业、战略伙伴拓展、先锋人才发展、就业能力提升、人才供需适配等五项重点行动,促进2025届毕业生就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下一阶段,学校将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提供更多暖心服务;持续推进就业育人,加强就业教育引导;加快组织校园招聘,挖潜开拓就业岗位;深入了解学生需求,精准开展困难帮扶,抓细抓实各项工作,千方百计帮助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李臻云、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闫慧、信息学院党委书记安志伟、财政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邓晖、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洪荞作为学院代表,中国工商银行人力资源部(党委组织部)副总经理杨亮、北京市委组织部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处副处长高玉冰、北京市通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李军作为用人单位代表先后发言,就推进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深入交流。
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匡校震等上级指导单位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17家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各学院党委(党总支)书记、院长、分管学生就业工作的负责同志以及就业辅导员、毕业班辅导员等参加会议。
会前,林尚立会见了前来参会的上级指导单位代表和重点用人单位代表,对他们长期以来对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就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并就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加强校企合作等展开交流。王易陪同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