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中国的话语要让世界听见——访日内瓦亚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张维为教授
时间:2012.07.26

张维为,复旦大学外文系毕业,日内瓦大学国际关系学硕士、博士,曾为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现为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日内瓦亚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复旦大学兼职教授、清华大学特邀研究员。


著有《邓小平时代的意识形态与经济改革》(英文)、《改造中国:经济改革及其政治影响》(英文)、《重塑两岸关系的思考》、《中国触动全球》等著作,发表过多篇关于中国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国发展模式、比较政治、外交政策以及两岸关系的文章。


暑期学校讲授课程: 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任教暑期学校《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课程的张维为教授有着诸多“高级头衔”,如日内瓦大学国际关系学博士,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日内瓦亚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等,80年代中期还曾担任邓小平及其他中国领导人的英文翻译。


“中国很多存在争议的问题其实起点就与别的国家有所不同,”张维为教授开始便说,“虽然中国面临腐败问题、贫富差距拉大、污染严重等重大挑战,但这些都不能否定中国崛起的事实,中国在飞速的发展中一直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走访过100多个国家,在外交部工作6年,现于日内瓦亚洲研究中心工作,这些人生经历赋予了张维为深厚的积淀、宽阔的眼界以及从容不迫的气质,在有关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的问题上,他更是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在选课之初,张维为教授开设的《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这门课程就非常热门,由于名额限制,最终只有52人成功注册,其中海外学生超过了1/4。张维为教授认为,外国学生相较于中国学生,对中国的了解明显不足,提问也比较偏重于基础事实类型,这也说明中国的现实发展状况实际上并没有及时、准确地传递给世界。

“但相比其它国家,中国在很多方面已经做得不错了,而且在不断地进步,可是我们的话语却很少在国际舞台上被听到。让中国的话语被世界听见,这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人大的暑期学校吸引了很多国际知名学者以及海外学生的参与,这不仅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化水平,而且对中国的国际化也大有裨益,”张维为教授这样评价道。


当记者请张维为教授为人民大学暑期学校献计时,他表示,人大暑期学校可以在想要做深的核心领域上多下功夫,多推出相关精品课程;另外,本次暑期学校的学生以本科生为主,研究生相对较少,希望在今后的发展中能够吸引更多的研究生。他还指出,暑期学校在提升国际性的过程中必将吸引更多外国的学生,而他们大多对中国国情并不了解,因此可以考虑在已有基础上再增加一些面向外国学生的、有关中国国情的课程,以此让世界能更好地了解中国,让中国的话语早日被世界听到。

(编辑:罗豫伟)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