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50%以上税收、60%以上GDP、80%以上城镇就业的民营经济,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支持。
11月1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国家金融研究院和苏商银行联合主办的货币金融圆桌会议·2024秋暨“金融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南京成功举办。会议汇聚了众多知名学者和行业专家,聚焦当前民营企业发展融资难题,积极研讨,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观点和建议。
服务中小微 构建产业链金融服务新机制
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原常务副书记张建明表示,新时期持续加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升金融服务民营经济质效的关键支撑,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民营经济里,多数是铺天盖地的“草根”主体。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协同发展,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整体提升,是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今年6月,苏商银行宣布发起“繁星计划”,三年内将提供1000亿元信贷资金,支持重点产业链各环节民营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通过深入运用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知识图谱等数字技术,该行全面提升数字金融服务能力,加速构建产融一体、双向赋能的产业链金融服务新机制。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苏商银行已准入核心企业1600余家,服务覆盖上下游企业20余万家,重点投放强链政策行业和先进制造业,同时加大对数码3C、快消品、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软件及信息服务、生物医药等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客户的支持力度,积极为链上的民营中小微主体增添金融“活水”。
从企业和产业链发展的角度,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国刚建言,金融机构应通过着力发展创业资本、加快商业性高新技术发展、建立容错机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有效提升实体企业的边际资产利润率,从而发挥利率调整对可交易的资金供给的影响力。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则表示,当前民营经济面临诸多挑战,金融支持民营经济的重心,一方面,可以从“五篇大文章”中寻找切入点,如重点服务科技类、绿色类、普惠类民企和民营养老企业等;另一方面,要重视完善服务民营经济金融生态与金融基础设施,如信用建设、环境完善、制度保障、数据要素等。
服务创新 亟待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
科技金融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五篇大文章”之首。
近年来,苏商银行围绕南京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积极探索金融科技发展,优化科技金融服务,已累计服务各类科创型企业2400余户,提供信贷额度超过110亿元,主要投向中小客户,有效满足地方产业的多元化金融需求,为塑造区域产业新动能新优势增添了金融动力。
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研发投入高、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快的特点,苏商银行还推出“扬帆远航”计划,结合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化需求,分别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企业提供定制服务方案,实现金融服务的精准匹配。
亚洲金融合作协会创始秘书长、中国银行业协会原专职副会长杨再平则指出,虽然国家先后出台过一系列关于支持民营经济的政策文件,但在许多创新领域,阻碍民营经济资本进入的各种“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仍普遍存在。为此,金融支持民营经济需从导向、政策、法律、理论四大层面破解“所有制歧视”,在开展业务上应一视同仁对待各类经营主体,引导更多金融“活水”流向民营经济,为其发展壮大增添动力。
苏商银行董事长、江苏省数字金融协会会长黄金老还提出,依据“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的政策精神,当前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中,还希望能够继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如通过政府采购支持企业发展,希望未来有更多地方政府出台细则,以量化指标确保支持措施落地。
服务实体 打造智能化的金融支撑平台
得益于江苏优质的发展沃土和营商环境,作为服务中小民营企业的典型,苏商银行近年来在规模、效益、质量上实现了均衡发展。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苏商银行资产规模已达1300亿元,首次入选英国《银行家》“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
值得关注的是,成立7年来,苏商银行已累计服务民营企业客户近300万户,企业贷款客户中民营企业占比达99%,企业贷款金额中民营企业占比近80%。这些宝贵的经验为与会学者和专家们提供了丰富的研讨素材。
京东集团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朱太辉认为,当前民营经济金融服务需破除思维定式。一方面需明确民营经济的“主力军”地位,进一步提升信贷服务的空间;另一方面需发挥民营金融机构的鲶鱼效应,将民营金融机构发展作为“金融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
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据介绍,今年下半年,苏商银行还成立股贷联动部,积极探索以小股权撬动大债权,与江苏省数字金融协会、江苏软件产业人才发展基金会、江苏毅达等开展战略合作,共同支持区域软件企业成长,努力做“耐心资本”的践行者、科技金融“大文章”的谱写者。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周道许认为,金融如何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从宏观看,要做好“三多”,多层次资本市场、多元化金融机构、多渠道国际合作;从微观看,要做好“三创”,创新信贷产品、创新担保机制、创新科技赋能;从趋势看,要做好“两化”,数据资产化、智能普及化。具体而言,不仅要构建全面、高质量的金融数据生态系统,还要打造智能化的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平台。
(原文刊载于《新华日报》2024年11月18日第08版。)
原文链接:[新华日报]引更多金融“活水”流向民企,他们这样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