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人民大学获悉,由北京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主办的新时代人才强国论坛2024日前举办。本届论坛以“深化一体改革 激发人才活力”为主题,会上发布了《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研究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表示,要不断强化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人才理论体系;聚焦改革创新,牢牢把握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的时代要求,汇聚起系统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人才力量;强化育人育才,奋力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的重大任务,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和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深化全面合作,广泛凝聚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的强大合力。
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何宪表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人才松绑,已成为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重要议题。要科学认识当前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在自由探索、科研管理、创新创业、人才流动、工资激励等方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
研究报告构建了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指数,这一指数由人才培养能力、人才环境吸引力、人才规模与质量、人才创新与产出、教育科技人才融合等6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和52个三级指标组成。研究报告指出,自2013年以来,我国人才强国战略指数持续上升,其中人才创新与产出指数的增长最为显著,主要是得益于我国的专利授权量、国际科技论文收录量、技术市场成交额等指标的快速增长。从区域看,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的人才强国区域竞争力指数位列全国前五。研究报告还提出了加强新形势下中国全球化人才战略的系统设计、形成以重大科技项目和重点产业为依托的跨学科人才培养高地、因地制宜打造城市主题产业廊道和人才生态圈、实施颠覆性创新和成果转化激励等对策建议。
会上还发布了《北京地区人才资源统计报告(2023)》和《北京人才发展报告(2024)》。《北京地区人才资源统计报告(2023)》指出,与2017年相比,2023年北京人才总量从713.8万人增长至802.9万人,位居全国第一。人才贡献率从53.0%上升至58.1%,人才红利逐步取代人口红利成为北京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