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国家版本馆联合主办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2024年度发布系列活动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举行。活动梳理盘点2024年中国学术重要原创成果和研究热点,发布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要学术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数字创新平台——学术世界”建设成果。“学术世界”是融学术资源、学术交流、学术传播、学术创新于一体的公益性、开放性、全链条、数智化学术服务平台,“哲学社会科学主文献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作为“学术世界”的两个子平台,于2024年4月25日正式上线。“学术世界”上线后引发了学界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短短8个月,注册人数28000余人,签约合作共建期刊400余家,有力地推动了学术交流与传播新生态建设。作为全国首个哲学社会科学主文献平台,“哲学社会科学主文献平台”着眼于“精”,提供主流、经典、必读文献,着力打造高效研读学术精品的指南;作为国内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首家全学科覆盖的预印本平台,“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着眼于“快”,致力于建设快速发布研究成果的园地和连接作者、读者、期刊的纽带。
中国国家版本馆发布国家数字版本登记注册与可信认证服务平台——“文脉链”建设成果。“文脉链”构建面向数字版本登记注册与可信认证服务体系,汇聚各类数字版本数据,实现版本资源的权威登记与可信认证。该平台依托区块链技术,以国家版本数据中心版本元数据为根基,对接数字内容版权标识相关标准规范,面向公众及机构用户支持对中华古籍和民国文献数字版本、当代出版物数字版本、网络文学、音视频等各类数字版本登记注册和权威认定,实现了相关信息的可信、可追溯,为社会及行业提供版本文化信息可信认证服务,为国家数字版本典藏、交易、认证提供“根结点”和基础支撑。
“学术世界”承建方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任徐拥军发布“学术世界”原创导向学术评价三部曲系列报告之二《导向·标准·示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原创学术理论分析报告》。报告指出,概念、理论和方法是知识体系的核心要素,应成为学术评价的重要对象。报告总结了原创学术理论的七个特征,即新视角、新解释、新结论、新体系、新应用、新突破和新引领;遴选出10个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原创学术理论示例,即“和谐管理理论”“国有企业共同治理理论”“工程哲学五论”“中国古代文体学”“国际政治的社会演化理论”“新结构经济学”“学术‘全评价’体系”“具体形上学”“周边传播理论”“仁学本体论”。报告还分析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成绩与问题,并对“原创导向学术评价”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