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发布会(2024冬季)在京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分别发布金融学、文学、哲学、史学领域重要学术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表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发布会旨在为学术界搭建交流成果、激荡思想、汇聚智识的平台,打造荟萃思想、分享真知的学术盛会。中国国家版本馆是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中华文明种子基因库,在此举办发布会意义重大。此次发布的四项成果以“血脉”为主线和主题,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碰撞,引领我们从不同维度审视和思考文化、精神、社会、国家发展等深层次问题,体味中国学者砥砺前行、孜孜以求的学术精神和学术态度,感悟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强大力量。中国人民大学愿与各方携手,以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发布会为牵引,不断追寻中华文明血脉,积极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延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林尚立表示,2024年度发布的成果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学界和学者们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大家开始越来越关注基于中国经验、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提出学术问题,并基于此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和阐释;二是开始构建自己的理论范式、概念,敢于表达在学术上的创新和突破。在这一过程中,年轻学者也开始展现出活力和创造力;三是敢于与西方对话,能够提出不同的学术视角、学术立场,并对创新学术有新的追求。
国家一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王国刚发布成果《马克思的金融理论研究》。该书以马克思《资本论》等著作为基础,聚焦货币理论、信用经济理论、银行理论、资本市场理论、国际金融等领域,梳理、挖掘和阐述了马克思金融理论。作者立足中国实践,剖析了中国金融运行发展中的风险点、风险形成机制、风险传递路径,探讨了防范和化解金融市场风险之策;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入手,探讨了流动性传导中各条渠道的特点、机制、堵点、难点和破解之策,提出防范化解流动性风险的可选方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罗煜作成果讲评。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陈尚君发布成果《唐五代诗全编》。该书是一部校录全部存世唐诗的大型总集,按照古籍传统分类分为1225卷、共50册,收录4000余名唐代诗人的诗作逾55000首,总字数超过1800万字。作者坚持求全、求真、求是原则,以“让唐诗回到唐朝”为编纂宗旨,以泛文学的立场,尽可能完备地纳入唐诗相关一手文献,利用目前可见的所有文献资料及考订成果对唐诗逐首甄辩、考订、校勘,充分吸收唐诗研究成果,从而为学术界提供信息准确、文本可靠、资料详明的唐诗文献汇编。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曾祥波作成果讲评。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陈赟发布成果《文明论的历史哲学(上中下)》。该书力图从历史普遍性、历史进程、世界秩序和历史意义三个层面阐发并建构文明论的历史哲学。作者坚持开放历史观,以多元文明为视域来观照人类历史,以对西方历史哲学的检讨为基础,立足中国传统,努力发展新型历史观。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宫志翀作成果讲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邹小站代表课题组发布成果《中国近代思想通史》。该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耿云志主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的结项成果,以鸦片战争至1949年间中国思想为研究对象,依据历史进程与思想自身发展阶段分为八卷。该书紧紧围绕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与历史任务,讨论了近代中国思想人物应对挑战,探索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种种方案,系统梳理了近代中国思想的基本脉络,并明确提出以世界化与个性主义作为近代中国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国内第一部对近代思想展开贯通式研究,有新见解、新框架、新资料的近代思想通史专著。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梁景和作成果讲评。
会上,林尚立为四位成果发布人颁发证书。各成果发布人与主持人、讲评人进行对谈,并与现场观众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