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中国经济时报]廖冠民:为专精特新企业注入内驱力
——读《赋能式经营》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时间:2025.02.0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征程上,央企将成为新型实体经济各产业链链主和主要推动力,地方国企为产业生态和配套提供支持,中小企业则在核心能力上持续提升,围绕产业链关键支流和核心零部件突破创新。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推进和产业格局的深刻调整,企业唯有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运营效率和组织能力,才能在竞争中立足。对中国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企业而言,如何达到世界领先效率,如何超越竞争对手的创新能力,已成为亟待应对的挑战和必须完成的使命。

陈勇先生和韩烨女士所著的《赋能式经营——以丹纳赫为研究案例》一书为企业走好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方法。该书聚焦于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丹纳赫(Danaher)近40年间跨越多个产业的并购与成长历程,以这家行业领军企业的进化轨迹为蓝本,深入剖析了其标志性的赋能经营模式。书中提炼出了可供中国企业参考和学习的经营方法论,构建了一套旨在促进企业持续成长、精益管理和领导力发展的赋能工具箱。

该书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一是对标世界一流。该书深度剖析了丹纳赫的经营之道。尽管丹纳赫在历经400余次并购中鲜有败绩,但鲜有著作对其深入探究。作者通过对丹纳赫深度调研和细致分析,为读者揭开丹纳赫的神秘面纱,总结出丹纳赫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赋能式经营”:持续聚焦需求、提升运营效率、追求创新突破,通过能力驱动价值创造,以速度优势弥补规模限制,从而稳固其在产业中的领先地位。

二是立足中国本土实践。该书鲜明指出,当前中国企业要解决同质化竞争、价格内卷、成本攀升、增长乏力等共性问题,就必须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经营系统。但是,中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阶段特征和制度环境,中国企业可以学习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绝不能照搬照抄。该书作者及其团队在助力中小企业效率提升中,深入分析中小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现状,提炼出涵盖价值观、增长引擎、流程工具、组织文化的赋能式经营系统,并总结了100个实用的改善工具。这些融合了西方管理精髓与中国企业实际的解决方案,旨在帮助中小企业即学即用,提升竞争力。

三是提供可复制易实施的工具。该书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将赋能式经营体系结构化、模块化,覆盖企业战略部署、销售漏斗管理、研发创新、供应链策略、生产运营、质量控制、人力资源与领导力、财务及数字化、投资并购与整合等九大经营板块。书中详细演示了各板块的关键工具,并在附录中提供了大量模板,方便企业直接应用。

总体而言,《赋能式经营——以丹纳赫为研究案例》是一本兼具专业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的经管科普工具书,有助于中国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新企业,在向新质生产力转型的过程中,植入强大的内驱力,构建核心经营能力,实现精细化运营、持续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成为各自领域的赋能式经营典范。

(作者廖冠民,系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原文刊载于《中国经济时报》2025年2月7日第A04版。)

原文链接:[中国经济时报]廖冠民:为专精特新企业注入内驱力

编辑:徐一
责任编辑:董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