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2025人文经济苏州论坛暨人文经济创新实践与自主知识成果发布会在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举行。本次论坛以“人文经济学与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主题,深入探讨人文与经济相融共生的发展之道。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人文经济学”重大命题;当年7月考察江苏时,指出苏州“不仅有历史文化传承,而且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在致辞中表示,希望今后与各方持续深化合作,以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深入阐释人文经济学的科学内涵;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导向,系统总结人文经济学的实践路径;以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使命,不断拓展人文经济学的世界意义,共同写好“人文经济学”这篇大文章,让文化之根更深、经济之势更强、创新之力更盛。
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表示,近年来,苏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人文经济学研究工程,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共建“人文经济苏州研究中心”,形成了一批理论成果。随着学习研究不断深化,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到,必须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人文与经济融合发展,在更高水平上探索人文经济学实践路径,努力打造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现实图景的样本城市。本次论坛邀请到一大批顶级专家、学术大咖,定能激发更多创新火花,助力苏州人文经济学研究迈向新高度。苏州将充分运用人文经济学研究成果,深入推进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用心织好经济文化“双面绣”,在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中谱写新的篇章。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曲福田表示,期待论坛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旗帜引领、坚持以有组织协同研究为战略路径、坚持以建构自主知识体系为关键目标、坚持以高质量成果的实践转化为价值依归,推动人文经济学的理论探索更深一层、实践运用更进一步,为江苏、苏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汇聚更加强大的智慧力量。
会上,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发布了苏州人文经济学研究与实践基地。苏州率先开展人文经济学研究与实践基地打造工作,为全国人文经济学研究提供示范“窗口”和样本。
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金洁、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党委书记唐杰分别代表苏州市委宣传部、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签署人文经济苏州研究中心共建协议,并联合发布苏州人文经济研究“揭榜挂帅”课题征稿函。
活动中,《苏州奇迹的人文经济学》和《苏州人文经济学典型案例库》两大成果重磅发布。这两大成果均以苏州为样本,解密中国经济奇迹的人文精神根源。其中,《苏州人文经济学典型案例库》遴选了苏州市近百个人文经济学研究典型案例,按照用人文传统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用人文价值赋能经济发展、用人文智慧创新发展路径、将人文资源直接转化为经济要素、用人文精神引领推动经济腾飞的标准,力求从不同角度生动呈现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的场景画面,真实反映苏州人文与经济互促共进的实践特点,为人文经济学研究提供样本、为构建人文经济学理论提供支撑,不断推动人文经济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