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以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以红色基因为根脉、以新时代伟大实践为支撑、以自立自强精神品格为底色,努力培养让党放心、不负人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先锋闯将,矢志不渝造就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的先锋力量。
(原创朗诵《我们从延安走来》)
感悟思想伟力 引领大中小 建好“主渠道”
中国人民大学坚持立德树人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构建“1+6+N”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及分领域重要思想课程群,打造全覆盖的“吴玉章课程思政”工作坊,实现“思政金课”与“金课思政”同向共进。开展“追寻领袖初心路”主题实践,打造“千万工程”“浦江经验”等“金课”案例,近千名学生在实地实景、真人真事中感悟思想伟力。学校建强思政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和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服务全国高校14万余名思政课教师。发起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金课”建设联盟,辐射234所合作伙伴学校。聘请“八一勋章”“劳动模范”获得者等担任思政教师,开展大中小学入党入团入队集中宣誓,创设“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品牌活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魂润心。建设“吴玉章故居陈列馆”,复原卫兴华教授书房,大力弘扬红色教育家、人民教育家精神,铸造“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教师队伍。
(中国人民大学组织师生深入边疆一线)
扎根生动实践 融通校企社 拓展“大思政”
学校高度重视发挥新时代伟大成就的教育激励作用,与100余家各级各类单位共建新时代学生实践育人基地,与河北、浙江等地共建中国式现代化创新实践研究基地。
完善“先锋”社会实践体系,打造“博物馆里道中华、纪念馆中守初心、大国边疆铸团结、脱贫攻坚写担当、老区振兴做贡献、千村百巷谋发展、生态园区看保护、开放前沿当闯将、网络空间奏强音”育人矩阵,形成“名师领衔、校地联动、本研一体、成果转化”实践育人范式,系统融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两年来,组织1200余支队伍、1.5万余名师生奔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00个县,在中国式现代化前沿感悟真理力量和伟大成就,引导学生在实岗锻炼中成为“青年实干家”。
深化综合改革 坚守主体性 赋能“新数智”
中国人民大学创设吴玉章学院,创办研究生“劳模班”“英模班”。成立全球领导力学院,招收“海外治国理政英才班”。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新设智慧治理学院、中共党史党建学院、生态环境学院等20余个新型院系和44个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实施《面向2037建校百年人才自主培养创新行动计划》,重构“以学为中心”教学形态,重塑中国特色新型书院体系,强化“五新”学科有机融合交叉。开展“人机协同”教学改革,实施AI赋能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行动,构建“以德为先、五育融合、人人出彩”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系。开展基层党建攻坚“三年行动计划”,深化“双带头人”工程,强化“三全育人”的政治引领和组织保障。
下一步,中国人民大学将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持续打造伟大变革实践育人新体系、奏响党的创新理论网络育人主旋律,用真理力量教育引导青年;发挥高校龙头作用,打造课程贯通、交流畅通、评价联通的“育人共同体”,实现“大中小思政一体化”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同向奔赴;坚持拔尖人才自主培养与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协同推进,系统推进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体制创新、方法创新、路径创新,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