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长江新闻号]博鳌观察 | 王文:在变局的漩涡中听见亚洲的“心跳”
来源:长江新闻号
时间:2025.03.27

“每一次来博鳌亚洲论坛,都是一次思想的碰撞与升华。”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王文在第十次参加博鳌亚洲论坛时感慨道。作为这一全球顶级思想平台的深度参与者,他从变局中的亚洲韧性、论坛的历史贡献,到中美博弈与全球南方的崛起,向外界传递了对亚洲未来的深刻观察。

变局之下 焦虑与信心并存

今年论坛的主题“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全球政商学界对多重挑战的关切。王文注意到,无论是分论坛的讨论还是会间的交流,“变局”始终是高频词——从特朗普2.0时代带来的政治不确定性,到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科技革命带来的就业冲击,再到潜在的国际金融危机风险。然而令他印象深刻的是,焦虑感并未转化为悲观情绪。在他主持的华商领袖圆桌会上,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直言“拒绝躺平、继续前行”,多位华商企业家也对中国经济前景表现出坚定信心。“博鳌就像一个压力转换器,将焦虑转化为解题的动能。”王文说。

凝聚亚洲:从地理概念到命运共同体

当被问及博鳌论坛对世界的贡献时,王文用一组对比展现其独特价值:土耳其95%的国土在亚洲却自视为欧洲国家,以色列定位为西方国家,印度强调南亚身份……“地理上的亚洲与文化认同的亚洲存在巨大鸿沟。”在他看来,博鳌论坛24年来最大的成就,正是通过思想交流弥合这种分裂。“这是唯一以‘亚洲’命名、持续为亚洲认同发声的国际平台。”王文以数据佐证——论坛推动的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已催生大量区域合作项目,许多企业家在此达成跨国合作协议,甚至“从博鳌出发建立了商业帝国”。他特别提到,亚洲开放文化的形成,正在改写“亚洲复杂性”的叙事逻辑。

应对挑战:博弈中的亚洲韧性

针对美国可能对中国船只加征停靠费的传闻,王文直言这是“经济领域的帝国主义行径”。但他同时指出,中国拥有包括拒绝缴纳、关税反制等多重应对手段。“美国社会承受不起与中国商品‘脱钩’的代价,这种双刃剑终将伤及自身。”在他看来,博鳌论坛传递的集体智慧,正赋予亚洲国家更成熟的博弈策略。

全球南方:从概念到行动

作为近年来论坛的新焦点,“全球南方”议题的发展令王文倍感振奋。他列举了三个积极信号:中印关系缓和、中日韩出现合作回暖迹象、中国经济复苏带动新兴市场发展。“当发展中国家在能源转型等分论坛达成多项合作协议时,西方挑拨‘全球南方’的叙事已经不攻自破。”数据显示,新兴市场国家贡献了全球高达80%的经济增长。“全球南方的集体觉醒不是口号,而是正在重构经济版图的现实。”王文总结道。

站在论坛主会场外,王文望向飘扬的参会国旗帜。这个曾被亚洲金融危机催生的思想平台,如今已成长为变局时代的“解题中枢”——24年间,它见证过焦虑与迷茫,更孕育出应对挑战的亚洲智慧。正如海浪年复一年拍打博鳌的沙滩,思想的潮涌始终在这里激荡着前行的力量。

原文链接:[长江新闻号]博鳌观察 | 王文:在变局的漩涡中听见亚洲的“心跳”

编辑:梅文洹
责任编辑:董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