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光明日报]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中国智慧治理指数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25.04.02

近日,“人大指数”2025年3月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发布会上,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发布“中国智慧治理指数”。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支晓强出席并致辞。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代码中心政务服务部主任、高级工程师罗乐,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高级工程师、低空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胡桂新,海淀区中关村科学城产业四处副处长徐冉,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工智能研究促进中心研究员陈华珊,北斗伏羲战略委员会委员梁汉出席发布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杨奇光主持发布活动。

支晓强介绍,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形成了一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研究指数。学校持续搭建“人大指数”发布平台,建立固定发布机制,是以有组织科研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举措,是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实践。他表示,指数发布要聚焦团结协作,以指数研究带动校政企合作,把研究成果真正转化为一系列用学术讲政治、具有深厚学理支撑的指数;要坚持问题导向,以“四个面向”为引领开展指数研究,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人大力量;要创新传播方式,努力推动更多人大指数、中国指数影响力提升,为世界奉献中国智慧、中国理论、中国方案。

中国人民大学智慧治理学院副院长宋鹭发布中国智慧治理指数。据他介绍,中国智慧治理指数由该校智慧治理学院联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新时代智慧治理学科交叉中心共同发起,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范畴下,探讨智能技术与治理效能结合的新范式。课题组基于对智慧治理的内涵维度、评估模型与量化方法的深入研究,构建了包括价值目标层、系统应用层、制度-技术支撑层三大维度、8项二级指标、26项三级指标、46项四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对2017-2023年中国29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智慧治理效能进行评估,为中国城市层面的智慧治理提供全景式描画,为人工智能时代各级政府提高现代化治理效能提供决策参考。

根据中国智慧治理指数,北京综合得分位居全国第一,持续为全国智慧治理贡献具有引领价值的“北京经验”,上海、深圳、广州、杭州、苏州等城市紧随其后、竞相发展,形成“头雁引领、群雁齐飞”的发展格局,这些城市在推动智慧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在价值目标层,各地方政府致力于构建包容、宜居、韧性、可持续的现代化城市,在促进公众参与、优化资源配置和社会公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系统应用层,智能技术在治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智慧化转型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展现出在资源调配、民生福祉等方面的巨大潜力。在制度-技术支撑层,制度支撑指数增长趋势反映出各级政府在政府责任、网络安全、制度保障等方面的能力持续提升;技术支撑指数的短期波动表明,城市治理的智慧化转型是生产关系的系统性重构,需要构建合理的技术资源配置制度,实现技术创新与制度保障的良性互动和深度融合。

据中国人民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校始终将指数的研究作为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抓手,作为服务国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构建科学合理的“人大指数”体系。2025年1月17日,“人大指数”系列发布启动会暨2025年首场指数发布会举办,形成了人大指数发布机制,定期梳理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研究重要指数成果,助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国家重要战略,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坚实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原文链接:[光明日报]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中国智慧治理指数


编辑:张远璐
责任编辑:董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