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3日举行建校75周年校庆,人民大学校庆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术为中心、以校友为中心”,全校师生、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了以“引领明天的聚会”为主题的校庆活动。
人民大学校庆当天举行了多个学术活动和文体活动。第六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颁奖典礼拉开校庆活动大幕。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奖项,五年一届的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今年首次设立“终身成就奖”,分别授予著名人口学家邬沧萍讲授、著名国学家冯其庸教授和著名哲学家汤一介教授。另有46项成果获奖,其中常君实主编的《吴晗全集(十卷本)》、厉以宁的专著《罗马——拜占庭经济史(上、下编)》2项成果获得特等奖,12项成果获得一等奖,24项成果获得二等奖,8项成果获得青年奖。
当天下午,中国人民大学首届体育文化节开幕。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篮球联合会秘书长派特克•伯曼,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冰球联合会主席瑞尼•费索,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跆拳道联盟主席张雄应邀出席。四名刚刚在伦敦奥运会上夺金的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吴敏霞、何姿、陈若琳、秦凯作为在校生代表与校友代表一同参与护旗。现场进行了太极拳、跆拳道、军体拳的团体表演,在校师生和校友共同参加了拔河比赛决赛。
人大校园共搭建8处舞台构成“校园欢乐汇”,包括“人大之夜”文艺晚会、露天电子音乐会、电影广场播放怀旧电影、举办怀旧舞会、中国传统文化展示、花式篮球等文体项目展示、服饰文化风情展示、模拟联合国展示、大学生支教成果展示等。另外,还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百强中学校长论坛等学术活动以及一些捐助活动同时举行。当天还向在校师生和校友发放了校庆蛋糕和免费午餐。
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表示,校庆日活动设计是“回归大学的本位”校庆新模式的集中体现,希望以校庆理念的转变,充分体现出学生和学术是大学的原点,育人是大学的本职。
中国人民大学前身是1937年在抗日烽火中诞生的陕北公学。中国人民大学是新中国以苏联模式为指导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历经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几个主要阶段,现在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完)
原文连接:
[新华网]中国人民大学校庆倡导回归大学本位
相关连接:
[人民日报]中国人民大学庆祝建校75周年 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暨终身成就奖颁发
[京华时报]人大迎75周年校庆
[北京青年报]人大校庆颁出三个百万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