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人民日报]魏地春:认识“金砖”,感受世界正在发生的嬗变
时间:2012.05.08

这几年,“金砖”一词成了世界舆论关注的“热词”。从11年前的一个投资概念,到成为一种经济现象,再到3年前成为一种国家层面的正式合作机制,“金砖热”的背后,是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以及由此带来的全球经济格局的变迁。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加上去年新加入的南非,这5个金砖国家以独到的方式,共同的力量,将这一机制变成了新兴经济体合作、对话及诉求表达的基础平台,创造了全球经济合作的新模式,堪称多边主义的重要实践。可以说,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将与联合国、二十国集团等共同构成中国参与的多层次多边国际合作机制。

一个大的历史事件,往往让世界的各种力量此消彼长,角色转换。金砖国家角色的真正突显,就是缘于这样的一个大事件——发端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这场堪与上世纪“大萧条”相提并论的危机,让欧美等发达经济体深陷其中,至今仍迟迟不能走出经济大衰退的阴影。危机过程中,金砖国家的经济虽然同受牵连,却表现出了极强的抗跌性,成为牵引世界经济走向复苏的新动力。2010年、2011年,金砖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连续两年超过了50%。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这一比重在2014年将达到61%。可以说,金砖国家经济的群体崛起,改变了200多年来世界经济主要依靠发达经济体驱动的历史。

透过《金砖之国》这部历时15个月创作的纪录片,我们会看到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4个国家10位现任和前任国家领导人、20多位部长级官员关于他们国家发展路径的权威解读;会感受到金砖国家殊途同归的特性——依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功,以及对全球经济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纪录片也清晰地传递出了这样的信息:金砖国家同样面临着共同的经济转型与民生发展等问题。当然,各国对解决这些难题的探索,对彼此之间也有很强的借鉴意义。通过《金砖之国》这样一部电视纪录片,观众可以清晰地触摸到当今世界经济格局演变过程中金砖国家群体崛起的时代脉动。

纪录片展现给观众的不仅是这些理性的描述和深入的分析,还讲述了当今时代背景下一个个真实感人的鲜活故事,包括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以及四国独特的自然与人文风貌。看这些故事,我们会真切地感受到金砖国家不同的民族特性、不同的历史沉淀以及不同的发展模式,是如何深刻地影响和改变普通民众个体命运的。纪录片丰富的电视表达手段同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巴西里约热内卢基督山像、伊瓜苏瀑布,以及南非好望角、罗本岛的航拍画面让人震撼,莫斯科克里姆林宫、西伯利亚地下冻土、印度恒河净化祭拜场景则让人惊叹。观众从中可以看到,地理、历史与人文环境的不同,造就了金砖国家迥然不同的国情风貌和发展模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认识“金砖”,了解“金砖”,感受世界经济正在发生的嬗变。这对同为“金砖”国家的中国无疑具有借鉴意义。这就是纪录片《金砖之国》创作拍摄的初衷。

中央电视台是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我们的目标,就是努力把中央电视台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媒体,在国际舆论上树立起与中国国际地位相匹配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自开播以来一直把专业化、国际化作为频道的定位和频道建设的目标,一直关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互动变化。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准的纪录片、专题片,是财经频道强化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金砖之国》连同此前制作播出的《大国崛起》、《公司的力量》、《华尔街》等,就是财经频道这几年在纪录片领域持续耕耘的代表作品。我想,这是我们媒体人应尽的一份责任,同时也期望广大读者和观众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中央电视台副台长)

原文链接:[人民日报]魏地春:认识“金砖”,感受世界正在发生的嬗变

相关链接:[人民日报]陈雨露:探求金砖国家发展之路

人民大学校长、校友共同担纲中央电视台《金砖之国》纪录片创作重任

(编辑 杨默)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