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人民日报]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让创新成为文化
时间:2012.04.11

2011年底,依托于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的“学者在线”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落地。“学者在线”致力于成为一个提供文献检索与各项增值服务,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促进我国学术期刊出版规范,提升我国学术期刊的整体质量和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社科知识总库。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自2003年创建至今,发展成为拥有文化创意产业特色孵化器、国家版权贸易基地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基地的综合性文化创意产业高端服务平台。

营造创新文化

做企业的“孵化器”

中国人民大学东门附近有两栋楼,一栋是“文化大厦”,一栋是“兴业大厦”。就是这两栋楼,构成了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在北京的全部“地盘”。别看“地盘”不大,却聚集了各路精英。很多留学归国的年轻人,就是从一个好点子、一份项目计划书开始,从这里发展壮大。

北京爱戏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的“好戏网”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整合全球华语文化艺术资源的互联网产品。2011年2月公司落户园区之后,园区为其提供免费的综合孵化服务,还帮助公司通过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国家版权贸易基地等平台进行推广。

极晨智道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的核心业务,是为资产密集型企业,提供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咨询服务和资产管理信息化整体集成解决方案。几年前,企业落户园区后,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通过组织投融资推介会、企业管理及风险控制讲座、协助企业办理各项资金申报等形式,从各方面提供支持,帮助企业获得了快速发展。

倡导创新理念

为学生提供实习与创业基地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自建立之初就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当园区逐渐成长壮大,对于学校的反哺也成为园区的重要责任之一。反哺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为大学生提供实习与创业机会。

第一家入驻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学生创业园的企业“这哲网”,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哲学综合性门户网站,其创业团队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三名博士研究生和三名硕士研究生组成。

2009年6月,抱着试试看的心情,他们将创建“这哲文化传播公司”的念头与学生创业园方面进行了沟通。作为国内“哲学产业化”的试水者,“这哲网”得到了文化科技园的支持,一周后便正式入驻学生创业园。创业初期,园区给予大力支持,在宣传推广、网站构成、管理运营等方面给予指导与帮助。2010年“这哲网”被成功收购。

助力科技创新

园区的发展就是创新的实践

培养一个创新的文化与环境,帮助企业成长,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创新,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十年来始终坚持。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率先提出“文化创意”理念,成为全国首家文化创意产业特色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全国率先建立文化主题的留学人员创业园;设立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学术和理论支持。

版权是文化创意的核心要素,面对越来越多的版权交易的需求、版权价值评估的需求、版权争议调解的需求,园区打造了国内第一个版权展示交易平台、版权价值评估平台和版权争议调解平台。

“科技创新离不开创新文化,营造一个创新的氛围、打造一个创新的平台,让更多的创新成果从这里诞生、成长,是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始终坚持的。”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管理委员会主任牛维麟说。

原文链接:[人民日报]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让创新成为文化

相关链接:[新华网]人大文化科技园:创新服务模式吸引文化科技企业入驻

[光明日报]11部电视剧的版权抵押银行贷款 价值评估为1.8亿

[科技日报]四个第一为文化“高飞”插上科技翅膀:走进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

(编辑 杨默)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