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中国教育报]人民大学及附中对胡总书记到校考察反响热烈
时间:2010.09.13

承载党和人民期望 立学为民治学报国

中国人民大学及附属中学师生对胡总书记到校考察反响热烈

  9月9日,在第26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及附属中学,看望慰问师生员工,向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祝贺。这是胡锦涛在人大附中设计技术教室亲切勉励学生们勤动手、勤动脑,努力掌握更多真才实学。 新华社发

  9月9日,在第26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及附属中学,看望慰问师生员工,向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祝贺。这是胡锦涛在人大附中亲切勉励学生们勤动手、勤动脑,努力掌握更多真才实学。 新华社发

  本报北京9月10日讯(记者 唐景莉)9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及附属中学考察,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在全校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师生们普遍表示,一定不辜负总书记的厚望,同心同德,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以更加焕发的精神状态和更加扎实的实际行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表示,总书记高度肯定了学校60年来所作的贡献,并希望人民大学建设成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总书记的期望让全校师生既深受鼓舞,又倍感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从这一新的历史起点出发,继续贯彻落实好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全校广大师生员工,努力奋斗,拼搏奋进。

  “胡锦涛总书记对年轻学子的亲切关怀和殷切鼓励,对教师的尊重和关怀,特别令人感动!”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说,考察期间,总书记多次坚持下车与学生握手,体现了总书记对学生的深切关爱。总书记关注教师课堂教学和教师学术讨论活动,充分体现了对高校教学科研的重视。“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要提高教学质量,多出创新成果,推动社会发展,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

  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方汉奇说,国家领导人亲自到新闻学院听课、讲话,对新闻学院来说是难得的机会和至高的荣誉,体现了党中央对新闻传播事业的重视。我们必须继续努力、充实力量、不断开拓,不辜负总书记的殷殷期望。

  两天来,人大师生沉浸在胡总书记来校考察的兴奋和喜悦当中。人民大学高教研究室主任胡娟连夜作词一首:《如梦令·喜迎总书记》。词中写道:“秋日花团锦簇,笑语欢声满路。日暮兴依然,聚坐喜悦回顾,争渡争渡,世界一流加速!”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表示,胡锦涛总书记亲临人大附中考察,并对人大附中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给予充分肯定,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教育、对师生的深切关爱之情,必将鼓舞包括人大附中在内的全国教育系统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继续努力,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祖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人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肖远骑激动地说:“总书记亲自到一所中学考察,走进那么多教室、实验室,与师生们亲切交谈,欣赏学生的艺术表演,鼓励孩子们勤动脑、勤动手,努力学到真才实学,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党和国家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关注,对广大教师的关心,对青少年学生的殷切期望;也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总书记平易近人的风范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我们会谨记总书记的教诲,立足本职,继续潜心读书,尽心育人。”

  中国人民大学及附属中学的同学们纷纷就自己的感受畅所欲言。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学生史晓帆说:“总书记来到同学们中间,体现了他对青年学生一如既往的关心。身为人大学生,我深深感到肩上的重担,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要谨记总书记的教诲,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

  人大附中高二学生赵婧妤说:“能够在虚拟科学实验室的课堂上与总书记近距离交流,让我感到格外的喜悦与自豪。这次不平凡的经历,将会是我最为宝贵的阅历,成为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青年学生承载着党和人民的期望,承担着振兴民族的责任,我们应当发奋努力,刻苦学习,发出更多的光和热,照亮祖国美好的未来!”

  《中国教育报》2010年9月11日第1版

相关链接:人民大学及附中对胡总书记到校考察反响热烈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