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人民日报]访问学者系列访谈:让“访学”的种子开花结果
时间:2010.05.28

  访学归来

  建构国际化教研平台

  2010年4月16日,“电子文件管理国际前沿成果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开幕,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国际知名电子文件管理专家、已产生重大国际影响的项目主持人济济一堂。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成功承办本次会议,得益于该学院拥有一批具有丰富国际学术资源的访问学者。实际上,正是这些访问学者在先前访学和后续研究的过程中,积累起了国际权威学者的人脉资源以及主办如此规模国际会议的宝贵经验。

  王健教授现任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助理,主管国际交流,是这批访问学者中让收获与受益扩大的佼佼者。她自2004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进行访学以来,不断将各种理念与资源引入国内教学与科研。在美国期间,除了专业研修,她还积极促成密歇根大学高等教育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的合作,其中包括在密歇根大学期间为一个大学校长论坛的筹办出谋划策。

  今年初,她将国际档案理事会颁布的“电子办公环境中文件管理原则与功能需求”翻译成中文,得到国际项目负责人的赞许,并邀请她所在学院参与后续项目的合作。同时,她作为电子文件真实性永久保障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三期中国组负责人,为本次“电子文件管理国际前沿成果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奉献了自己的努力。

  如今,她所在学院的课程设置、教学科研等积极与国际接轨。“把在国外接受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术与管理有机融合’的理念,回国后不断嵌入教学改革,收益很大。”王健说。

  郑志娟是王健教授的研究生,她表示,通过跟随王教授筹划和参与各种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非常有利于提升国际视野。

  “作为访问学者,出国访问是一种学习,把国外的资源带回到国内来,也是一种学习。”人大国际关系学院的李庆四教授强调:“后一种学习是更好的机会,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上世纪90年代,李庆四先后在英国肯特大学和美国丹佛大学访学。2004年,他通过富布赖特基金会项目成为美国国会的访问学者,借此巡访了10余所在美国较边缘的大学。“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心愿,就是将访学过程中获得的学术资源带回国内的教学中。”李庆四说。

  2010年4月30日,李庆四邀请美国东西方研究所研究人员与中国学生畅谈公共外交。他告诉笔者,这次访谈是利用美国学者随团访华的间歇时间邀约讲座的,“一方面,学院无需为此承担费用开支,另一方面,通过交流,学生也获得了更多的国外相关学科知识。”李庆四表示,像这样的讲座,每年都会举办4到5次,每次在学生中都获得热烈反响。“与美国学者面对面地交流,让我对美国有了更深的认识,这在书本上是很难学到的。”该院学生李晶表示。

  在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荣风教授赴英国洛桑研究所访问回国后,已经连续5年邀请该所在土壤保护与生物修复领域的权威学者来访,进行学术交流以及参与研究生培养工作。双方在氮肥管理和低碳农业领域的合作项目也有十分良好的成果。“洛桑研究所教授的到来,对我们的研究与国际上该领域前沿工作同步具有重大意义。”江荣风笑答。

  引荐学者

  让“访学”成果不断延续

  2007年至2008年,通过参与“骨干教师出国项目”,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叶安培副教授赴美国访学。叶安培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学期间,弗吉尼亚大学正寻找一所中国大学开展联合研究,于是找到了身处加州的他。通过考察,双方很快建立了合作关系项目。

  回国之后,叶安培介绍自己的博士毕业生前往该校从事博士后研究,“他定期回来作报告,分享前沿研究和新的管理模式。”叶安培表示,能把青年学者引荐出去,是他在美国访学的延续。

  李庆四也表示,他曾推荐青年教师徐正源参加了他此前参与过的富布赖特项目进行访问和学习。在此期间,徐正源为该项目首次建立起了国际政治非正式论坛,组织各国学者就当前国际关系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成功地策划了专业书籍的内容大纲,受到主办方和各国学者的好评,他访学归来后也与李庆四进行了深入探讨。“徐老师与我交流的很多心得是我在美国访学期间因各种原因没能发现的。”李庆四不无感慨地表示。

  “我在寻找线索,即从什么层面、以什么方式与国外大学展开最有利的合作。”带着这样的思路,王健在美期间走访了哈佛大学、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等10余所知名高校,发现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对与中国开展交换项目很感兴趣,于是积极联络、缜密策划。“我希望借此为我院学生创造出国实习的机会,因为中外学术交流,参与人不仅包括老师,也要面向学生,共同受益。”2006年7月,12名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的学生赴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展开暑期实习项目,收获颇丰。学生为微软公司设计的“一键解决方案”得到微软高管的高度评价。

  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合作意识,促使王健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条件接触国际最前沿的信息资源。她引荐学生成功出国求学的例子举不胜举,她的学生尤原庆一直希望能够到密歇根大学深造,通过王健的推荐,如今,他已在那里充分享受国际交流的成果,并且把求学的经验体会又传给了师弟师妹。

  原文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0-05/28/content_529326.htm?div=-1

  (编辑 陈慧茹)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