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现代教育报]寻找“适合的”教育非专业人士莫干预
时间:2010.04.25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 

  时下人们对“适合的教育”比较关注。我认为,与“适合的”相反而同义的是“有区别的”,所谓“适合的教育”就是“有区别的教育”。教师既要开发构建学生的智慧、情趣,使之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又要承认学生在智商、情商上是有差异的。

  我们的文化教育意识中间太多统一、共性,太少个性,太少差异,这就把生龙活虎、天真烂漫、富有创造性的学生,变成了生产线上下来的标准件。即使是同一个学生,他在不同时段,认知能力、兴趣与关注点也是不同的。学前、小学、中学、大学教育的给出与需求、形式与方法、师生关系和互动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我的主张是把这些问题主要交给从事各类教育的老师,他们才是专家。但目前的现实是:这么一个关系到千差万别、生动活泼、时刻变化的人的学养成长过程,有不少非专业人士在干预。我很少见到专业以外的人士干预太空工程、医疗方案、精细管理,但为什么对教育有那么多的干预与指责?

  相关链接:寻找“适合的”教育非专业人士莫干预

  (编辑:苗育婧)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