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公共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杨光斌在与快报记者对话时表示,“公共权力过于集中”不单是讲政府管得太多,还另有所指:国家垄断资源太多。
问题不单是政府管得太多
现代快报:怎样看“公共权力过于集中”和对这种“过于集中”的问题的遏制?
杨光斌:总理讲的“公共权力过于集中”,不单是讲政府管得太多,还另有所指:国家垄断资源太多,比如说一些领域的国有企业存在的垄断问题。一方面,政府应放权,给老百姓更多的自由和机会,另一方面,要关注国有企业垄断资源的问题。
现代快报:有专家表示,现在公共权力和公共权利的界限还比较模糊,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杨光斌:这个界限还是比较清楚的。
现代快报:谈到公共权力的运行,就必然谈到对公共权力的监督,现在的问题是有人认为监督主体的独立性还不够。
杨光斌:谈到这个独立性,拿中纪委来说,就是对下面的纪委进行直管,不过即使直管了,各省的纪委书记也是省委常委一员,不可能超越省委书记、省长,这种监督还都是体制内监督,谈不上什么独立性。
现代快报:真正有独立性的监督在哪里呢?您的建议又有哪些呢?
杨光斌:真正有独立性的还是在于传统媒体、互联网等。事实说明,传统媒体和网络在揭露腐败问题上还是行之有效的。不过,从权力监督的源头,也就是怎样做决策,到权力监督的下游,这是媒体根本无法完成的监督任务。还是在体制内监督的制衡问题。近年来,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不显山露水,说到底还是怎样提高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
先有透明,后有监督
现代快报:遏制公共权力的过于集中,对监督一把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杨光斌:在上层,集体领导制度执行得好,没有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但是到了省以下就有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了,在大学系统也同样有这个问题。
现代快报:在大学解决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关键在哪?
杨光斌:在大学系统就应该去行政化。应该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你让学术委员会的教授弄钱可能弄不来,但是可以管理学术的权力或资源。
现代快报:公共权力如何更加透明化,也是公众非常关注的问题。
杨光斌:当然,只有先做到透明,才能做到监督。不过,透明化并没有硬性要求,透明到何种程度,也很难测量。现在透明政府、责任政府口号喊得很响,但是做得还不够。在用人的透明化方面情况比较好,作用还比较大,在用钱的透明化方面还要加强,在预算问题上,国家和各省的预算应该细分,如教育行业应占多少,各省又占多少,中学和小学又该占多少,这种预算的透明化可以减少权力暗箱操作的问题。
杨光斌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博导,中国人民大学比较政治制度研究所所长。
原文链接:http://kuaibao.xinhuanet.com/html/2010-04/07/content_72191814.htm
(编辑:於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