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新华网]人民大学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评价体系出炉
时间:2009.12.01

  新华网北京11月29日电 我国城市文化发展水平有了科学的量化标准,中国人民大学29日发布“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评价体系”,体系从产业生产力、产业驱动力和产业影响力三个角度全面地测度我国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

  由中国人民大学和文化部文化产业司联合主办的以“文化创意产业:金融危机中的逆势扩张”为主题的“文化创意产业与品牌城市”国际论坛,29日在京开幕。“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评价体系”在论坛上对外发布。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彭翊说,“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评价体系”是在文化产业在全球范围内逆势扩张和国家高度重视和大力提倡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体系以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芬兰学者芮佳莉娜·罗玛的文化产业金字塔模型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亚太区域国家文化产业评价框架为理论基础。

  据介绍,根据“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评价体系”的各项具体指标和测度方法,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将陆续开展各个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的研究和测评。通过体系获得的指数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根据指数进行城市间的横向对比,可从整体上反映国内各个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地位;其次,根据指数进行本城市的纵向对比,有利于主管部门测评文化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了解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再次,指数反映的各项数据,有利于主管部门总结先进经验,发现不足之处,进而明确城市文化产业定位,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总的来说,“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评价指数”有利于主管部门明确文化产业提升方向,为制定合理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咨询。

  此次对外发布的“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评价体系”即是“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的阶段性成果,也将成为中国人民大学继“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中国发展指数”、“中国创新指数”等指数之后的又一大指数。

  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为主导、网络为支撑、全球化为标识的新知识型经济形态的演进,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对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国家综合实力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促进作用。文化产业对于推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作用逐渐显现,并对全球化进程的诸多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原文链接:人民大学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评价体系出炉

  (编辑 慧茹)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