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正文
[人民日报]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高放:六十年两度“闪光”
时间:2009.09.10

“虽然已到耄耋之年,但我仍有伏枥之志,愿继续为伟大祖国教书育人、建言献计。”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创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路。从1949年到2009年,一个甲子,两度辉煌。头30年,开创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近30年,全面拓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涵,更加辉煌。

60年里,我个人的命运紧随祖国的命运,也有两度“闪光”。

新中国成立后• 连升三级

1949年列队天安门广场亲历开国大典时,我是华北大学的一名助理员;第二年中国人民大学创办时,我开始担任理论课教师,一直干到现在。

也正是从1949年起,我连年发表文章,取得一些成绩;1956年,我连升三级,并被评为副教授。遗憾的是,1957年以后特别是“文革”中,我被当作“白专”典型和反动学术权威,失去了教学和科研的机会。

改革开放后• 喜事不断

1978年,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我个人也再次迎来生命的春天,进入了教学和科研的黄金期、收获期。30年来,我先后发表了约500万字的文章,独立或合作完成约50部著作。1981年,我被评为我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并先后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等。2007年,我校国际关系学院举办了“高放教授80华诞学术研讨会”;2008年,出版了《高放学术思想评论集》;2009年,我校授予我荣誉一级教授称号。真是喜事不断。

经历了苦难深重的旧社会,经历了走向辉煌的新中国,我深感今天的大好局面和美好生活来之不易。

  (记者朱佩娴整理)

原文链接: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10016005.html

(编辑 燕燕)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