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7月12日长沙消息 今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就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拓展两岸教育交流合作”议题做专题汇报。该议题共有120多名教育界人士参与研讨,由两岸民间合编中华文化教育教材或辞典、实现两岸学生双向就学、设办两岸教育交流基金会等建议引人瞩目。
纪宝成说,议题讨论回顾了两岸近20年来教育交流的历史,交流了合作的经验,说明了存在的问题,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以及形成了很多富有前瞻性的共识。他代表教育专题研讨分论坛归纳各方观点,提出九点汇报建议:
第一,进一步拓展两岸教育交流意义重大,正当其时。推动两岸教育交流的合作,是推动两岸和平统一的大计,也是两岸民众的共同福祉。
第二,应重视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对中华文化传承和弘扬的共同意义,让两岸青少年共同沐浴在中华文化的阳光雨露之中,例如,应共同编写“中华文化教育教材”、共同致力于汉语的推广,共同编写“中华百科全书”等。
第三,应当尽快签署两岸教育交流协议,这对于两岸教育文化的长期化、规划化和稳定化至关重要,这也呼应了贾庆林主席提出的两岸教育交流合作建议。
第四,呼吁台湾方面尽快采认大陆学历,开放大陆学生赴台湾就学,促进两岸学生双向就学。加快两岸学历互认和共同招生,有利于两岸民众的共同提升和深度交流。
第五,认为应在现有基础上建立两岸教育交流合作平台。吉林大学校长展涛建议应设立两岸教育交流合作基金会,多位专家建议定期举办两岸交流专业论坛,建立中小学生、大学生交流论坛等。
第六,在现有的基础上,创新两岸教育交流的形式和渠道。包括合作办学,合作建立教育特区,合作建立学校评价制度和质量保证机制,合作建立学历学位证书的认证机制,防止造假,加强中小学交流、学生互换等。
第七,两岸应各自加强对地方基础教育、非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历史、经验、现状和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更好更精确的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为深度交流打下基础。
第八,认为两岸教育交流的拓展合作,应建立在平等、互进、互补、互惠的基础之上,共同创造,双赢共进。
第九,另有一些学者提出的具体建议。包含两岸合编《中华大辞典》,两岸共同邀请专家组建规划小组;建议大陆对台商子弟学校的教育、定位进行总结和检讨,包括对学生的定位和未来的出路问题等等;迫切需要解决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度合作,改变两岸教育交流多合作少的局面。
汇报过后,纪宝成还风趣表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也曾在潇湘大地上生活过,他有一句诗说:“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我们希望着两岸能够消除、化解各种各样的藩篱和障碍,能让我们自由自在地采摘苹花。
相关链接:http://www.chinataiwan.org/zt/wj/lt/flt/jy/jmwh3_1/200907/t20090712_949763.htm
(编辑:杨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