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讲。)
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强调:“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让我们谨记人民期盼,勇扛历史重担,把准时代脉搏,继往开来、勇毅前行,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迎接共建‘一带一路’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发展,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建设一个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去年4月25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牢记习近平主席重要嘱托,始终把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充分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积极开展研究、实践,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为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治理提供智力支撑。
本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中国人民大学承担了智库交流专题论坛的全场志愿服务保障任务,54名学生志愿者全力投入签到咨询、交通引导、会场服务、外宾接待等各项工作,忙碌于国家会议中心和嘉宾驻地北京饭店,有力保障了论坛圆满平稳运行,得到中外嘉宾一致好评。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参加智库交流专题论坛并作主题发言,其间,看望慰问了在会场担任志愿者的人大青年学子。
本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中国人民大学承担了智库交流专题论坛的全场志愿服务保障任务,54名学生志愿者全力投入签到咨询、交通引导、会场服务、外宾接待等各项工作,忙碌于国家会议中心和嘉宾驻地北京饭店,有力保障了论坛圆满平稳运行,得到中外嘉宾一致好评。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参加智库交流专题论坛并作主题发言,其间,看望慰问了在会场担任志愿者的人大青年学子。
会议论坛:搭建交流互鉴的学术平台
为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架起沟通的桥梁,学校举办系列国际学术论坛。
2023年9月26日,“‘一带一路’十周年:成就与未来”国际学术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来自13个国家、68家机构的150余位中外政要、大学校长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一带一路”成就与未来展开研讨。
2023年9月21日,首届中欧文明论坛在巴黎举办。这是一次坦诚对话、增进了解、深化共识、巩固互信的盛会,成为中欧之间在教育、文化、体育、青年等领域互学互鉴、共同发展的桥梁,让中欧双方能够携手并肩、团结合作,共同开创未来。
2023年5月19日,“中国式现代化”系列国际高端论坛之“中国式现代化与‘一带一路’的未来”国际研讨会暨报告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旨在持续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世界意义的理解把握和研究阐释,为中国式现代化与“一带一路”的未来发展凝聚多方智慧和更多力量,为人类探索现代化道路和更好社会制度提供新助力。
2023年4月4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0周年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国际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中外权威专家共同探讨在新时代新征程携手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破解人类难题、共建美好世界贡献思想和智慧。
2022年11月12日,“APEC能源智库论坛2022”举办,通过智库交流与合作的方式,推进APEC能源智库合作及学术研究,深化学术研讨互鉴和人文交流,对能源转型、科技创新、气候金融和生物多样性等议题进行广泛交流;从政府、国际组织、企业和高校等视角,深入探讨当前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践行多边主义的理念,挖掘低碳转型发展的新动能,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中国智慧,开启全球多边主义合作的新征程。
中国人民大学从2007年起已连续举办七届世界汉学大会,自2014年开始承担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秘书处及“新汉学计划”专家委员会秘书处等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紧密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主动服务党和国家外交大局,积极参与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努力从大历史观纵深研究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阐释和国际传播,系统性推进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为中国共产党与世界马克思主义政党交往贡献思想力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作出人大贡献。
科研成果:共享科学研究的丰硕成果
以学术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为世界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为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汇聚人大智慧。
2023年8月17日,《“一带一路”十年答卷》丛书(8本9大语种)及合编本新书在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发布。丛书共包括八本分册,以九个语种(中、英、法、西、阿、俄、葡、德、日),面向全球发行。丛书还将汇总成册,出版合编本《大道同行:“一带一路”十年答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一带一路”大百科》等相关著作20余本,并以“大金融”为理论支撑,提倡“金融强国”理念,出版四部相关系列著作。
中国人民大学在古希腊哲学研究领域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古希腊哲学》教材和《亚里士多德全集》汉译十卷本为增进中希文明相互了解,推动中希两国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以学术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中国人民大学推动中国主题图书在“一带一路”国家出版。这10年间,人大出版社版权输出2400余项, 语种由英文、日文、韩文、法文、德文扩展到希伯来文、阿拉伯文、西班牙文、波兰文、俄文等40余种,其中输出到“一带一路”国家的语种占比超 60%。
中国人民大学积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广泛传播。人大出版社与圣智集团盖尔(Gale)公司合作出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系列丛书英文版共30卷,该书系还签订了罗马尼亚文、俄文、哈萨克文等多个语种的版权协议。“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的出版作为一项厚重的基础性、创新性成果,受到国际读者和图书业界的广泛关注,目前丛书的繁体中文版、英文版、哈萨克文版、乌兹别克文版、马来文版等正在翻译出版流程中。
智库建设:探索新型智库的发展之路
聚焦国际热点,推进交流合作,为全球共商共建共享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库支持。
2023年,重阳金融研究院成立十周年。作为最早研究“一带一路”的中国智库之一,重阳金融研究院聚焦全球治理、绿色金融、宏观政策、大国博弈等领域,出版各类著作100多本,承接各个部委与地方政府项目200多项,发布研究报告等500多份,举办各类论坛和研讨会1000多场,受邀参加各个部委的相关会议1500多次,公开发表各类文章15000多篇,与超过50个国家建立相应的合作机制,在外文媒体与论坛发声发文2000多次,在决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发挥着中国智库的领先地位。
2023年5月30日,在习近平主席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重要讲话发表两周年之际,中国人民大学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合作共建的“新时代国际传播研究院”正式成立。
围绕“一带一路”倡议,打造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实践平台,优化海外合作战略和资源布局。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欧亚研究院成立,打造全国及全球欧亚研究学术共同体。
2020年12月3日,国际文化交流学术联盟在中国人民大学成立,进一步创新国际文化交流学术研究合作机制,与联盟成员不断深化合作领域,共同探索新时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重大问题,促进相关领域的文化、贸易、政策交流与研究,为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人才培养: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使者
感受中国的魅力,触摸中国的心跳,完善国际人才培养体系,向世界展示人大风采,在全球讲好中国故事。
2018年5月23日,中国人民大学丝路学院揭牌仪式在苏州举行,这是中国人民大学为积极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落实教育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重要举措。
2019年5月29日,在“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的指导下,“一带一路”全球导师计划启动仪式暨《培养全球栋梁之才——来华留学事业70年进展、潜力与建议》主题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这是学校充分发挥教育科研机构的智力优势和组织优势、充分利用知名国际智库的全球网络资源,对“教育+智库”这一全新“一带一路”教育联通模式的积极探索,是为积极落实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关键举措。
2023年4月20日,苏州校区和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举办“国际中文日”青年圆桌会谈活动,中外学子联合学习、交流研讨,在交流研讨中增进了对习近平主席关于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的理解,增强了以中文联通世界,增进文明对话的决心。
“一带一路”十年景,丝路学子家乡行,丝路学院留学生中有不少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记录并分享了“一带一路”建设给家乡带来的变化。十年间,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给这个世界注入了新鲜的气息,对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经济建设、地区繁荣乃至世界经济的平衡都具有重大意义。
来自俄罗斯的人大学子安欣怡同学以《中国选择了我》视频作品参加2023讲好中国故事——来华留学生“对外文化贸易”人才选拔赛,从近百个国家、四百余所院校的8000多位参赛留学生中脱颖而出,荣获大赛特等奖——文化推广卓越奖。
此外,学校依托丝路学院等举办了研究生学术论坛、丝路学院系列讲座、丝路·思享工作坊,承办知识“一带一路”青年分论坛,组织多次研学参访活动;丝路学院优秀青年代表参加了国际青年北京论坛、汉语知识大赛等国际性论坛及比赛,为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助力多元文明和多样文化交融荟萃贡献了重要力量。
百花齐放:促进多元文化的交融荟萃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多元文化交融荟萃,共同绘就“一带一路”合作大美“工笔画”。
2023年4月8日,为迎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积极落实全球文明倡议,“一带一路”国家文化节在苏州校区开幕,各国同学们在国际文化知识竞赛、文化美食嘉年华、中外文化互学互鉴沙龙等丰富活动中,尽情感受不同文化之间“美人之美”的包容之美,“美美与共”的和谐之美,“各美其美”的多样之美。
2023年5月7日,“文明互鉴·共享共创”中国人民大学2023年国际文化节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世界文明百花园在此绽放。中外青年跨越时区共享同一抹初夏的绿茵,语言和肤色的差异无法阻挡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的脚步。在这里相聚,人大学子们共同书写青春故事;从这里出发,中外青年们张开双臂拥抱世界。
为中国图书“走出去”搭建国家级平台,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版合作体,为出版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人大出版社于2017年发起成立“‘一带一路’学术出版联盟”,致力于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版机构、科研机构和文化团体间开展出版合作、版权贸易和文化交流。
此外,丝路学院、中法学院、国际学院的中外学生还前往西安、延安进行研学,感受西安作为古代“丝绸之路”起点的重要意义,了解中国人民大学始于陕北公学、从烽火中走来的历史,增进对学校发展历程、优良传统的理解,提升归属感和荣誉感,了解延安作为革命根据地的厚重历史和革命传统,感悟延安精神。
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奏响新时代的丝路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