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专题
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专题
2009.11.08
顾彬:寻求更有效的方式促进中国文学与汉学的互动
顾彬(WolfgangKubin),博士,现为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教授、主任,德国作家、翻译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及现代文学和思想史的研究。作为著名汉学家、诗人、作家和翻译家,他能熟练地使用德语、英语和汉语,能读懂法语、日语、意大利语、拉丁语、古希腊语,对西班牙语和荷兰语也略有所知。他曾花费大量的精力翻译中国诗人的作品,以帮...
2009.11.08
史华罗:中国学生应该更加认真学习研究汉学
史华罗(PaoloSantangelo),意大利罗马大学教授,著名汉学家。曾任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汉学系主任,现为欧洲汉学学会理事,《明清研究》杂志主编。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中的情感文化——对明清文献的跨学科文本研究》、《孔子与儒家学派》、《中国思想通史》等,参与编写《中国通史》。记者:您如何理解此次汉...
2009.11.08
孔汉思:80岁的汉学“布道者”
孔汉思(HansKung,又译“汉斯.昆”),男,1928年生于瑞士,现任德国图宾根大学教授、基督教研究所所长。作为著名哲学家和神学家,他曾提出了著名的论断,即“没有宗教之间的和平就没有世界和平,没有宗教间的理解就没有宗教间的和平”,主要著作有:《基督教和世界宗教》、《神存在吗...
2009.11.08
杜博妮:好的翻译作品让汉学研究受益颇多
杜博妮(BonnieMcDougall),英国爱丁堡大学荣休教授,香港城市大学教授,著名汉学家和翻译家。1958年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先后在悉尼大学、哈佛大学和挪威欧斯陆大学讲授中文和中国文学,并翻译了大量中国文学作品。主要著作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情书与中国现代隐私》、《虚构的作者与想象的读者》等。其写作涵盖了现代中国文学...
2009.11.07
霍普金斯:21世纪是中国的时代
霍普金斯(DwightN.Hopkins)现任芝加哥大学教授,曾获哈佛大学学士学位,开普敦大学、美国协和学院跨文化、宗教学双博士学位,是跨文化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及神学家。“我认为在21世纪,跨文化间的交流将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重要研究主题。”霍普金斯教授说。10月29日上午,霍普金斯教授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宗教...
2009.11.07
高利克:七旬老人的汉学情结
马利安•高利克(MarianGálik),斯洛伐克科学院教授,著名汉学家,比较文学学者。主要著作有《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中西文学关系的里程碑》、《中国现代思想史研究》等。2003年获斯洛伐克科学院最高荣誉奖“科学奖”,2005年获“亚历山大-洪堡奖&rdquo...
2009.11.07
成中英:汉学研究在升华
成中英,著名管理哲学家,现任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第三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成中英教授今年是第二次参加世界汉学大会,他认为这次的汉学大会较上一次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上次来的好多汉学家这次好像没有来,但有新的汉学家参加了,说明汉学家也有新的发展。现在很多国外汉学家的中文讲得都很好,比如...
2009.11.07
访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经典文献:汉学的缘起与发展契机”
李学勤,清华大学教授,国际汉学研究所所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等,并任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等多所国外名校的客座教授以及多所国内高校的兼职教授。身为清华大学国际汉学研究所所长,李学勤教授对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的召开予以了高度评价。他...
2009.11.07
乐黛云:汉学要走向世界,就需要跨文化的交流
乐黛云,北京大学教授,著名比较文学研究专家。曾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深圳大学中文系主任,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现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比较文学原理》、《中国小说中的知识分子》、《比较文学与中国》。记者:您如何理解此次汉学大会的主题“汉学与跨文化交流&rdq...
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