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第三届世界汉学大会第三场主题发言:多元文化与相互理解
来源:文学院
时间:2012.11.06

11月3日上午11点半,第三届汉学大会主题发言的第三场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堂举行。本场大会发言由苏黎世大学高级讲师韦宁担任主持,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和香港城市大学张隆溪教授先后发言,最后由中国人民大学温铁军教授进行点评和总结。

首先,马丁·雅克教授发表了主题为“理解中国,理解世界”的演讲。他强调了二百多年来西方垄断世界话语权的历史背景,即认为“只有理解西方,才能理解世界”。因而两个世纪来,西方思维主导世界,不断淹没其他文明的传统。时至21世纪,这个状况已有所改变,而现代化的模式也将变得多元。雅克教授特别指出:“在这个不同现代化模式互相竞争的时代,中国将会是主角。”因此,面对中国主导的发展中国家崛起的现实,西方必须以中国的方式——而不再是以根深蒂固的西方思维——来理解中国,而理解中国的起点则是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雅克教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并得出以下两大结论:第一,对中国而言,最重要的是文明国家而非民族国家的身份认同。因为中国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自身构建都是以文明而非民族国家的方式构建的;第二,中国的独特性使其与西方社会迥异。中国具有一种“身在国中,心怀世界”的普世性宇宙观,而缺乏一种改变整个世界的雄心。同时,由于中国社会和政府的关系模式不同于西方,中国政府的合法性要从政府与中国文明的稳定性和延续性的操作关系中取得,因此,中国将会成为一个区别于美国的大国。

雅克教授最后总结说:要充分认识中国的不同。中国不会成为另一个版本的西方世界,而世界也会变得越来越“去西方化”及多元化,因此世界会越来越多地被中国塑造。“中国的崛起标志着西方主导权的结束和一个新世界的诞生,一个处处带有中国烙印,令生活在西方的人们感到陌生的新世界”。

张隆溪教授发言的主题是:“汉学与中国学术:迈向知识整合”。他先介绍了中国本土的学术传统,比如儒家强调证明、道家怀疑语言和知识、佛教重视“空”的概念等,都是古代中国对知识与真理的探讨。而多年以来,汉学或西方的中国研究总是倾向于漠视中国本土学术,认为所有的理论模型和方法论均来自西方,并源于一个西方所独有的哲学传统,而中国本土学术则因为理论不成熟、不切题或宣传意识形态而可能被忽略,这是尤其值得关注的。张教授认为,西方汉学家忽视中国本地的学术界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在政治上,很多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的学术受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影响,在本质上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的灌输,因而不值得研究;二是在学术传统上,出于一种西方社会学科的傲慢心理,认为优秀的理论源于西方。因此,很多西方汉学家都是以西方为中心理解中国,而不是用中国人的观点和体验来进行理解。然而,在全球化的当今世界,这种观点和方法已经受到了深刻的质疑。

这种“社会科学的自负”现象引起了张隆溪教授的关注,他由此强调汉学研究的切入点和方法,即要在理解中国及其历史、社会和文化传统方面的基础上,积极整合汉学的知识与中国本土学术。当然,以中国为中心理解也并非能解决所有问题。张教授认为:“没有任何一个特定的角度能确保我们全面地理解中国,只有放弃中西二分法,让我们的身份多元化,才能达到中西学术传统的结合。”

在点评环节中,温铁军教授也提出:“理解中国,世界需要找到逻辑构成的起点,而这个起点要放在历史经验的起点之上。西方民族国家的历史很短,现在的欧洲从形式上来看甚至像中国完成大一统前的样子,这就需要我们在比较民族国家等概念时,把视角放在更久远的历史中考量。”

编辑:裴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