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宣讲家网]【十九大·理论新视野】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来源:宣讲家网
时间:2017.10.31
编者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重大的课题,是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国泰民安,繁荣发展,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重大的课题,是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完成这一神圣使命,需要寻找和确立相应的理论构建,以及相应的实践模式,提出科学可行的中国方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规律及根本原则

英国政治家本杰明·迪斯雷利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依据承载各国利益、平衡多方诉求的经济规律,寻找到并切实推行根本性的、规律性的、长期性的全球治理思路和模式,以此构建理论先进、模式可行、成效卓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机制。 依据和顺应经济规律,确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原则。即共商、共建、共享三项根本原则。 (一)共商原则 世界各国存在着利益共生关系,一国离不开他国和世界,一国也能够为他国和世界做出贡献。如何实现各国之间的利益共生关系,则需要各国进行坦诚深入的共商。世界各国应该做到共生共存、互助互利,也能够做到共生共存、互助互利。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通过共商实现世界各国之间的共存共生关系,既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又是不可替代的生存根基。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一贯坚持和推崇共商的思维。中国在国际上倡导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乃至世界各国共同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习近平同志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指出:人类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对于上述诸多内容,中国都强调通过共商与世界各国形成共识。 (二)共建原则 世界各国的共存共生关系通过共建才能得以实现。中国在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的舞台上已经多次提出和倡导共建的内容和精神。中国推动的“一带一路”建设,明确指出其合作机制是加强双边合作,既推动双边关系全面发展,又强化多边合作机制作用,并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推进各个国家之间的合作共建。中国在杭州G20峰会上提出、倡导和强调了多种问题的共建主张和共建机制,提出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充分听取社会各界建议和诉求,鼓励各方积极参与和融入,不搞排他性安排,防止治理机制封闭化和规则碎片化。习近平同志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也指出: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理应平等参与决策、享受权利、履行义务。 (三)共享原则 从共商到共建再到共享,共享是最终的目的。共享原则也早已多次被中国在重要的国际场合上呼吁和倡导。在杭州G20峰会上,中国向世界各国传递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理念就是共享。习近平同志从多个角度强调了共享的重要性和中国的作为,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愿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建设“一带一路”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大规模“引进来”和大踏步“走出去”并重,加强与世界经济联动;中国倡导新机制新倡议,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共享为目标,寻求利益共享,实现共赢目标。习近平同志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进一步强调了共享原则:要让发展更加平衡,让发展机会更加均等、发展成果人人共享。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三重模式

从三项根本原则内在地推导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三重模式。 第一重模式:体现各国利益的共商模式 这由共商原则导出。 通过共商原则,世界各国能够寻求到利益上的共存共生关系,一国同他国和世界应该做到也能够做到共生共存、互助互利。既然世界各国存在着共存共生关系,那么,具体的共存共生关系是什么,如何最佳体现各国的利益,这项内容就是共商模式所要完成的任务。准确客观地确定出不同国家之间的最优共存共生关系,将是非常复杂的。这是因为,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政治制度、文化信仰、历史渊源、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皆存在着较大差异,各国之间的共存共生关系势必受到诸多差异因素的影响,变得非常复杂。为了应对复杂的局面,共商模式需要组建专业团队进行具体深入的测算、分析和论证,充分考虑各国利益诉求——协调平衡各国利益——形成承载各国利益的共商方案。通过各国之间的充分共商,形成科学、合理、有效的共商方案,会较容易地为世界各国所接受,这就为下一步的共建奠定了实现的基础。 第二重模式:实现各国利益的共建模式 这由共建原则导出。 共建模式就是世界各国进行共同治理的具体行动模式,这一模式的要旨是要保障各个国家参与共治,即实现共建。构建这样的共建模式,其主体架构应确定为“平等——互信——共建”。首先,国与国之间要平等。中国提出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平等相待;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平等为基础,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其次,各国要建立高度的互信。对于需要共建的全球问题,各个国家如何进行共建,采取什么样的方案,主要的规则与秩序是什么,这需要各个国家建立高度的互信,充分信任彼此和共同遵守共建规则。第三,实践行为要共建。也即是说,各个国家要共同参与、共同开展实际的治理行为,而不是个别国家的独角戏。当然,各个国家由于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在共建中所承担的角色、责任会不同,需要进行分工与合作,构建“平等——互信——共建”的共建模式,以保障共建得以实现。 第三重模式:各国分享利益的共享模式
这由共享原则导出。共商模式在理论和方案上确定出“世界大蛋糕”,共建模式使这块“世界大蛋糕”得以做出来,那么,共享模式则是在世界各国之间如何分享这块“世界大蛋糕”。共享模式需要确定好以下三个重要内容:一是一国所分享的蛋糕份额要与其所承担的责任、所做出的贡献相匹配;二是考虑到世界上贫富差距、南北差距问题依然严峻,大国强国要在一定的程度上让利于弱国和落后国家;三是对于气候、环保等全球公共问题,大国强国适当多承担责任,允许弱国和落后国家一定程度地“搭便车”。由于各国所承担的责任、所做出的贡献各不相同,让利程度、“搭便车”程度也多有差异,因此需要确定出各国共同认可的程度、具体标准及其依据。这需要组建专业团队进行深入的测算、分析和论证,以保证共享模式的“合理公平”。 共商模式、共建模式、共享模式,不仅仅是思想、战略、理念问题,也不仅仅是政策、原则、平台问题,还需要基于客观规律的科学测算。为此,中国应考虑组建为开展和推进国际事务提供技术支撑的专业团队。 人类命运共同体三重模式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相互依赖又相互促进,共同构成整体的全球治理模式。共商模式、共建模式、共享模式三重模式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共商模式是确定各国利益共生关系的模式,各国利益在共商模式中都能够得以体现;共建模式是实现各国共商利益的模式,通过各国的共建把共商利益变为现实;共享模式是各国分享所实现的共商共建利益的模式,各国合理公平地分享到全球治理利益。三重模式共同构成科学有效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机制。 哪个国家能够确定出各国利益的共赢关系,进而确定出体现各国利益的治理模式;并能够组织国际社会通过共商共建实现这种模式;再把握好共享机制,让各国真正分享到全球治理的利益,哪个国家就能够长久地、稳定地成为新型全球治理的主要推动者。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观,必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者:罗来军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中国方案研究院执行院长)
[宣讲家网]【十九大·理论新视野】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编辑:饶书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