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北京教育]李洁:关于加强高校 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工作的若干思考
来源:北京教育(德育)
时间:2018.03.29
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党支部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作为党支部一班人的“班长”,党支部书记是保证和促进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带头人,也是全面从严治党在基层落实巩固的重要抓手。高等学校汇集大批知识分子,肩负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加强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工作,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党支部书记队伍,对高校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照党建标准,聚焦培训工作重难点 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包括教师党支部书记和学生党支部书记,都需要接受严格细致的选拔和培养。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分别对师生党支部书记的培训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学生党支部书记培训以定期专题培训为主,重点是党务知识培训;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训要求更高,要有任前、示范、集中培训和轮训,通过各种方式搭建实践平台,培训内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务工作能力和强化党性锻炼。 对照教育部党组的要求,当前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培训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足。有些高校或院系对党支部书记培训工作不够重视,党校重入党教育轻基层干部培训,甚至缺乏党支部书记培训的项目或班次,党组织选拔任用基层党支部书记也缺乏应有的严谨和细致。在开展党支部书记培训的高校,存在培训流于形式、走走过场、实效不高的问题,或者只开展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培训而疏于对教工党支部书记的培养,更谈不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培训。可以说,全面从严治党在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工作上还没有完全落实:从“全面”上讲,目前的培训工作既没有覆盖所有高校的所有党支部书记,也没有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现实的全方位教育;从“从严”上讲,部分高校缺乏对培训过程的规范要求和纪律约束,一些党员干部身份意识淡薄、参加培训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换言之,组织培训和参与培训的双方都存在态度不够端正、要求不够严格的问题。 由此可见,目前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工作的重难点,一在实现培训对象的全覆盖,二在提升培训的实效性。在高校党委加强重视程度和领导力度的基础上,采用轮训、集训等办法就可以实现培训的全覆盖,而培训效果的增强,则需着力于革新培训的形式和内容,以及严肃培训的纪律要求。这是抓好党支部书记培训工作的关键。 二、优化培训方案,提升培训工作实效 创新培训形式和内容,必须优化设计培训方案。这就需要按照“全面”和“从严”的精神,重新审视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培训工作,根据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十九大报告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论述,结合高校实际,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制定和实施培训方案。原则上说,应当采取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政治素质教育与业务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培训形式,具体开展理论学习、实务培训和实践调研等课程环节,在此过程中严肃培训纪律和严格培训要求,才能全方位提升党支部书记的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认真落实中央精神和上级要求,根据学校实际和基层党支部书记整体情况,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和党校牵头、各职能部门共同助力,对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工作进行深入改革,已经初步形成并实践出一套比较完善有效的培训方案。 我校党委优化设计的培训方案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实现党支部书记培训的全覆盖。通过专题培训、示范培训(中组部试点)和轮训等形式,学校党校分批分类对教师、教辅人员、学生党支部书记开展培训,保证所有基层党支部书记在一年时间内都参加过培训。二是充分发挥学校的专业优势和学科特色。学校党校邀请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国际关系等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授课,切实增强党支部书记的“四个意识”和科学认识把握形势的素养。三是在培养实务能力和服务本领上狠下功夫。具体办法有:以情景剧、模拟组织生活会的形式让党支部书记在“实战”中学习主持和领导党支部工作的方法技巧;以在校园内帮厨、导医、清洁卫生的方式提高服务本领,扎实转变工作作风,在师生当中建立基层党组织和党支部书记的良好形象;以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和体验式教学的途径让学员接受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以要求佩戴党徽、集体唱国际歌等营造仪式感的办法增强党支部书记的身份意识和使命担当。四是严肃培训过程的纪律要求。学员的出勤、上课、讨论、实践等都有一整套规范加以约束,既保证党支部书记积极认真的学习风貌,也在培训中加强组织纪律性的教育实践。 总体上说,我校在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工作中的创新实践,以“全面”和“从严”为工作标准,明确从“德”(政治素质)和“才”(工作能力)两方面锻造优秀党支部书记的思路,积极推进每一项培训环节。从效果上看,我校的培训方案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吸引力,确实促进了党支部书记队伍的全面提高,也赢得了校内师生的高度认可。 三、系统推进改革,建立培训工作长效机制 从我校创新开展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的案例可以看出,办好党支部书记培训,既要有理论研讨,又要有现实思考;既要有集中培训,又要有小组讨论;既要办小班,也要开大会;既要在学习实践中讲政治,又要在参观体验中炼党性。无论采取哪种培训形式,讲授哪些培训内容,培训的目的是引导党支部书记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旗帜鲜明讲政治,充分认识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性,学好“看家本领”,提升工作能力,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从目前全国党校教育的效果来看,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党性教育的一个不足之处,就是在一些党员和领导干部身上,“感动一阵子”不能完全转化为“践行一辈子”。同样,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工作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培训效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为此,高校党组织必须结合实际,建立党支部书记培训工作的长效机制。 一是在学校党委统领下实现多部门培训合力。高校党委要高度重视党校工作,关心、支持和帮助党校工作的开展,这当然包括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培训工作。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党委各职能部门协同合作,共同配合做好这项工作。组织部门会同基层党委,要及时准确掌握全校基层党支部书记的信息和工作情况,党校才能在此基础上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开展党支部书记的培训或轮训工作。宣传部门可以从理论动态、时政热点等方面提供培训内容,联系和邀请专家学者参与授课。教务工作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根据及时掌握的师生思想动态,为基层党支部书记传授进行思想工作、团结师生的工作方法。理论学科所在院系要支持相关培训工作的开展,为党支部书记学习提供有力的教师资源和智力支持。工青妇组织可以为党支部书记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联系单位、提供途径。 二是实行党支部书记培训分级管理。在各高校,学校层面和学院层面的党校都应当开展党支部书记培训,避免培训“大呼隆”“一把抓”“一刀切”的现象。学院党校负责对党支部书记后备人选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侧重于党性教育、基础政治理论和党支部工作实务,帮助后备人选尽快熟悉党支部工作。学校党校负责对在任党支部书记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侧重于理想信念宗旨、思想政治工作能力、领导艺术和方法等方面,提升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尤其是要强化其身份意识和宗旨意识。为保障该项工作切实有效开展并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应将党支部书记培训工作纳入党委工作考评范围,作为各级党委负责同志工作考评的重要内容。 三是夯实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实效。培训党支部书记不是为培训而培训,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升党支部书记的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发挥示范效应,从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组织力和增强政治功能,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书记培训完成后,要对其领导和团结党支部一班人的工作业绩进行考察。“三会一课”是否定期高质量开展,“两学一做”是否按常态化制度化进行,群众是否能感受到党支部和党员发挥作用,等等。这些都是检验培训效果和基层党组织及其带头人队伍建设的重要标准。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党委组织部)
编辑:斯宇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