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苗为民:用一生践行入党誓言
来源:文 孟繁颖
时间:2021.03.13
苗为民,1934年出生于安徽太和县。中国共产党员。二级律师。1956年就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62年回到安徽太和县工作,先后任中学教师、县司法局副局长、县政法委副书记等职。2012年4月10日,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 “我只算为党工作了58年,离我入党时的誓言,差得还很远,不能实现了,我很遗憾。”这是中国人民大学校友苗为民在生命最后时刻的话语。这段朴素的话语印证了他用生命托举信念的人生轨迹。他的一生一直在用行动默默地践行着入党时的誓言。他的生命朴实无华,他的事迹平凡感人。

“特殊党费”感动江淮大地

2012年3月24日,身患晚期胆囊癌的苗为民签下了承诺书,提出愿在自己去世后捐出遗体器官,并留遗嘱将自家农村祖宅捐出来作儿童图书室。3月26日,安徽省《新安晚报》率先报道了身患癌症的太和县老党员、该县政法委原副书记苗为民自愿将遗体器官作为“特殊党费”捐出的感人故事,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随后,新华社、人民网等全国100多家媒体对此事进行了转载和报道。老人质朴的胸怀、忠诚的信仰感动了无数读者、网友。 苗为民的先进事迹和感人选择,引起了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的关注,并专门做出批示:“苗为民同志一心为民的事迹感人至深,他用一生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好榜样。”张宝顺同时要求相关部门总结苗为民同志的先进事迹,为全省保持党的纯洁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提供教材。 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在与癌症病魔作殊死搏斗的时候,想到的依然是践行入党时的誓言,愿意将一切献给党。78岁的苗为民准备的最后一笔“特殊党费”感动了无数人。纵观苗为民的一生,他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感动,还有对党的忠诚,对道德的坚守,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 苗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让人为之动容、为之震撼。2012年3月27日、3月28日,新华社连续发表了《“面对死亡,您是最美的人”:苗为民为何感动网络?》和《“为民老头”的最后牵挂》两篇文章,对苗为民老人的事迹再次进行详细解读,引发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欲捐器官作最后一笔党费

在医院病床上,年近80岁的苗为民签下了“捐赠器官承诺书”:“我将遗体器官作为最后一笔‘特殊’党费捐出,用来救助病人。” 此时他瘫痪在床,已经没有力气说话了,靠营养液维持着最后的生命,“可能没有多少日子了,自己并不怕死,只是不想留下遗憾。” “在医院已经半年了,一个星期前,我才知道自己得了胆囊癌。”3月24日下午,记者在太和县人民医院见到苗为民时,他正平静地躺在床上。 老人面色蜡黄,但双眼透出的光,让人感受到他的坚强。“说心里话,我很想活下去。我为党和国家工作了58年,很想再工作几年,但现在只能平静地等死了。”老人说,自己并不怕死,只是心愿未了,“我想把自己的遗体器官作为最后一笔‘特殊’党费捐出。” 当苗为民向老伴和儿女说出这一决定时,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家人反对的理由是,“生前已遭到了病痛折磨,死后更应‘体面’地离开”。然而,家人的反对并没有改变老人的初衷。老人写下遗书,明确死后捐献遗体器官,子女不得干涉。 当太和县人民医院肝胆科主治医生张新亚将一份安徽省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赠承诺书交给苗为民时,老人仔细阅读后,毫不犹豫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很佩服老爷子的精神,他是我们太和县第一位申请遗体器官捐赠者。”张新亚说,经过检查,老人两个眼角膜都是完好的,将来可以帮助眼障患者重见光明。

斗病魔,他写下“死亡日记”

在苗为民的床头上有一个黑色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他与病魔战斗的过程。他的“死亡日记”里记录着他的坚强、豁达和对于生命的理解。

2011年9月,感到胸口疼痛的苗为民到医院检查。“当时医生私下告诉我,爸爸得了胆囊癌,不动手术,只能活几天。”因为怕父亲绝望,儿子苗勇瞒着父亲,只告诉他得了胆囊炎。

苗为民的老伴苏美英比他大三岁,两人一个村子长大,青梅竹马。62年的婚姻让两人引以为傲。“每当病情好转时,他就很高兴,就在本子上写下心情。”苏美英说,病情恶化时,丈夫也会变得沮丧。一周前,苗为民不能进食,病情开始恶化。最后,老伴不忍心,告诉了他实情,苗为民却显得很平静。

“知道得了癌症,心里反而更坦然了,每个人都逃脱不了生死规律,快乐地走吧。”3月17日,苗为民在日记中写道。那一晚,他睡得很踏实。第二天醒来,他就开始考虑后事。

忆过去,他感叹命运多舛

 总结自己的一生,苗为民老人用“命运多舛”来概括。1932年,苗为民出生在安徽太和县二郎乡苏寨村,因为当时父亲是村里的私塾先生,他才得以读上书。新中国成立后,他考上了省内一所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省教育厅。1956年,他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毕业后,留校当了一名教员。

上世纪60年代,太和县和全国其它地方一样,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很多人吃不饱饭,上不起学。当时已经成家的苗为民知道后,毅然谢绝中国人民大学校领导对他的再三挽留,放弃了北京的工作,回家照顾妻儿父母,支持家乡教育。

回到太和后,苗为民在太和中学当了一名高中教师。1982年,安徽恢复律师制度后,苗为民通过考试取得了安徽第一个律师资格证,当时被称为安徽执证律师第一人。此后,苗为民先后在太和县司法局和政法委工作,退休时,已是太和县政法委副书记。1994年,退休后的苗为民当起了律师,18年间,免费调解了200多起案件。苗勇回忆说,有时候自己陪父亲一起吃早餐时也会遇到有人到家里来咨询法律问题,父亲都耐心解答。

“我有5个子女,3个儿子,年轻时,家庭负担很重。”为了养家,穷困潦倒时苗为民卖光了家里所有值钱的家当,甚至把最为珍视的手表也给卖了。在生活中,苗为民对5个子女的要求很严格。苗勇毕业后回到家乡就按照父亲的要求到基层去,在担任县检察院反贪局局长时,父亲反复叮嘱他要把忠诚献给党和人民。苗为民担任过县政法委副书记,但儿女并没有因此“飞黄腾达”。几个孩子现在都自谋职业,小女儿至今还是下岗工人。

留遗言,他倾所有办教育

 “我死后没有什么留给你们的,老家一处老宅要捐给村里,给孩子们留作图书阅览室,一些积蓄要给孩子们买书。”病危时,苗为民向儿女交代着后事。

一周前,病重的老人瞒着家人,让小儿子带他偷偷回了趟农村老家。家乡的一草一木和邻里乡情让老人泪满衣衫。“看到农村孩子课外没有读书的地方,心里很难受。”回到医院后,苗为民和老伴商量,将农村老家的一处宅院捐给村里做图书阅览室,再出钱买些课外书给孩子们。

“这辈子,我教过的学生有7000多名,他们现在大都成了国家的有用之才。”苗为民说,自己人生的最大财富就是桃李满天下。

苗勇说,直到去世三、四天前,苗为民老人在梦中的话语也是“舍不得党,舍不得人民,舍不得孩子”。

忠诚的信仰是一种力量

 “面对死亡考验,老党员苗为民的‘特殊党费’,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2012年3月28日,《安徽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高度评价了苗为民的榜样力量,并指出,“面对各种考验,每个共产党员都该扪心自问:我该向党交一笔什么样的‘特殊党费’?”

短短几日,苗为民榜样的力量已经显现,苗为民小儿子苗勇筹备的太和县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协会已经收到了30名志愿者的报名。“来自全省各地,既有教师、农民,也有学生和机关干部。”苗勇说,他和上初三的女儿苗玉文也签了名,承诺将来捐出遗体器官。

“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苗为民的一生让人为之动容。4月2日,苗为民的病房里迎来了“特殊”客人———阜阳市委书记宋卫平。宋卫平向他和家人转达了省委书记张宝顺和省长李斌的问候和敬意。

躺在病床上的苗为民已快一个月没有进食了,脸庞清瘦,气若游丝。但他在一听到这番肯定的话语后,激动不已,当晚在日记本上认真记下了省委书记的亲切话语,“省委书记和省长那么忙,心里还惦记着我这个老党员,非常感动!”

如今老人已经故去,母校师生在延续着老人不舍的心愿。为弘扬和传承苗为民校友的崇高精神,学校追授他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杰出校友”荣誉称号,还将设立为民奖学金,用于奖励志愿扎根基层的优秀学生;校友发起捐助支持苗为民图书室的建设。

编辑:天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