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思想政治理论课青椒论坛第23期举办 “青椒”分享思政课教学中的百年党史教育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微信公众号
时间:2021.03.23
时值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两周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将党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读懂党史这部最好的教科书,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月20日,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指导下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支持下,由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青椒论坛第23期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来自北京的4位优秀青年教师围绕“思政课教学中的百年党史教育”作主题发言,分享教学经验。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执行院长杨凤城教授担任评议专家,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易,中心副主任宋学勤、何虎生参与论坛。论坛面向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通网络直播,浏览量破万。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智主持论坛。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王莅以“从百年党史理解现代中国”为题,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的百年党史教育。他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发展壮大的百年与马克思主义从传入到与时俱进的百年、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型的百年,不仅在时间上高度重合,而且在内容上相互作用,三者构成了一个系统整体。在具体阐述过程中,他按照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时间线索,依次探讨了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与实践思维方式、教材体系改革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架构之间的内在关联。他认为,以上三大历史事件反映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现代社会过程中从点、线、面逐步展开和深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大会上所言:“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娟以“百年党史教育在‘概论’课中的彰显与深化”为题,探讨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的百年党史教育。李娟首先回顾了中共党史课程在高校思政课体系中的历史演变,说明了在思政课中彰显与深化中共党史教育的必要性。接着,她结合自己几年来在“概论”课教学中开展中共党史教育的经验,总结了五点心得体会:第一,以史实建逻辑,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第二,以人物话成长,帮助学生从党史人物的奋斗史中汲取人生的正能量;第三,以启示讲运用,阐释毛泽东思想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当代价值,引发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更多思考;第四,以演进释发展,清晰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对初心使命的坚守以及建国以来执政理念的升华;第五,以阅读拓视野,培养学生阅读中共党史书籍的兴趣和爱好,在主动学习中逐步达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的。 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段蕾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与正确党史观的树立”为题,探讨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百年党史教育。她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提出要“树立正确党史观”,这为如何科学、准确学习党史点了题。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树立正确党史观,要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基石上,以典型历史事件为中心,用群众史观分析历史现象内在的逻辑关系和演进脉络,得出历史主线和历史本质;同时要树立大历史观,以宏观的历史思考把握微观的历史对象,形成贯通古今中外的宏观视野,使同学们形成对历史规律、历史发展趋向的认知。与此同时,面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特别是网络谣言,思政课教师应该教会同学们一些识破谣言、明辨是非的基本方法。正确党史观的树立,要实现对学生们的思想引领,使学生们在正确党史观基础上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学生的心中种下爱国主义的精神火种。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基礼以“从党的历史看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为题,探讨了“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百年党史教育。他从当代中国爱国到底爱什么、怎样看待当今中国的爱国主义和如何理解爱国主义的本质三个具体问题入手,分析了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高度,把握住了区分不同类型爱国主义的内在结构要素,即领导阶级和社会制度,从而阐明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本质的重要论断,为化解“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三章第二节“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供了思路,为“思想道德与法治”融入党史教育提供了有益启示。 在专家评议环节,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凤城教授首先对四位青年教师的发言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首先,四位老师的选题非常好,紧紧扣住了中共党史的主题、轴线、本质和主流,那就是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其次,四位老师的问题意识也很强,他们能够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把握学生的疑问和兴趣所在,有针对性地给学生以更好的指导;最后,四位老师视野宏阔,具有“大历史观”,同时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能够在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统一中讲授思政课。同时,杨凤城也对青年思政课教师们提出了两点期望:一是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可以适当地“重心后移”,以与党的历史时间段和党所取得的成就的量级相匹配;二是专题设置上,在贯通党的百年历史的同时,更应该抓住那些最能体现时代特点和该阶段历史地位的问题加以提炼、概括和分析。

教育部

集聚“青椒力量” 打造“筑梦之巢” 中国人民大学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

中国人民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系列重要论述,切实发挥青年思政课教师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牵头成立北京高校思政课高精尖创新中心,聚集人才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以“高端品质、精实工作、尖端技术”打造“青椒论坛”(青年教师论坛),推动思政课程创新发展。 聚焦“教法攻坚”。发挥中心汇聚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人才的集装箱和孵化器作用,服务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帮助青年教师成长。通过邀请思政课特级教师、课程竞赛获奖者作报告,树立榜样、展示风采,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凝聚集体智慧,推动“师资攻坚”“教法攻坚”。搭建高层次、专门化、辐射性、全覆盖的交流平台,着力帮助全国各地思政课青年教师探讨教学理念、研讨教学技能、交流教学心得、解决教学难题,推动教学能力提升和教学质量提高。中心发挥“理论智库”功能,为相关部门研判思政课质量提升发展态势,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供参考。 促进共建共享。依托技术优势设计开发直播系统,着力建设“网络集体备课平台”,打造线上直播与线下举办相结合的创新模式。网络直播形式新颖、传播效果良好、受益面广,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各高校的思政课教师收看,每期在线观看量均超过10000人次。思政课的上线直播实现了优秀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架起了全国思政课教师的沟通桥梁,推动了各地教学经验、方法“零距离”交流。建设高校思政课程资源平台,设置“思政课青椒论坛”网络专题页面,及时上传论坛视频,供各高校教师学习借鉴,推动论坛成果向教育教学资源有效转化。 强化辐射引领。坚持“走出去”战略,在5个京外省(区、市)举办“青椒论坛”,立足北京、辐射全国,超过1000名教师参与。分别围绕“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创新”等主题,邀请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数十所知名高校的一线优秀思政课“青椒”进行集体分享,交流实践教学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形成“点—线—面”的辐射体系,使创新研究平台影响力更大、覆盖面更广,推动更多高校实现思政课质量提升。

人民日报

思政课,也要系统集成(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

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了教师的关键作用,明确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大要求,坚定了广大思政课教师把思政课办好的信心和决心,为推进思政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人民日报》推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专栏,刊登一批思政课工作典型和优秀思政课教师典型,讲述他们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有效做法与成功经验。

核心阅读

一说起“高精尖”,人们往往想到理工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也能“高精尖”? 当然能!在北京,有一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高”,是指坚持高端,搭建思政课资源平台;“精”,是指依靠精实工作,提升思政课质量水平;“尖”,是指运用高科技手段,助力思政课改革创新。 效果如何?思政课老师说,这个中心出产“备课神器”;学生说,思政课从“点名课”变成了“网红课”。

瞄准思想政治理论课症结“破题”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但在某种程度上,我国有些高校的思政课还不能满足需要。“有些学校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如有的高校会让没有相关专业基础的毕业生教思政课,造成思政课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整体偏低。”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时任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吴付来说。 为了给思政课症结“破题”,2015年,北京市教委启动“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计划”,依托中国人民大学成立的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应运而生。 “中心着力打造思政课资源平台,构建一体化研究服务体系,包括系统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文献支撑平台、丰富优质的思政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高效便捷的思政课数字化教学平台、科学权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估平台、及时全面的大学生思想动态调查分析平台,形成思政课建设的‘资源库’。”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王易说。 要想“对症下药”,必须先“望闻问切”。 2017年,为了全面摸清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情况,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奔赴全国2500多所普通高校,开展新中国高校思政课建设史上首次“地毯式”全覆盖大调研。 在这次大调研中,中心设计开发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听课记录系统”,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对全国高校思政课及相关活动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 “我们通过量化分析和感性描述的评估方式,全面了解和掌握思政课教学情况。”王易介绍。 为期3个月的大调研中,206位专家、716位随行教师、3万多名高校学生使用了这个系统,汇总了3000堂听课记录与31860份有效问卷,为办好思政课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持。 “高精尖不是理工科的专利,思政课也需要追求高精尖。我们致力于把全国最顶尖的学者、最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吸引过来,采用最前沿、最先进的方式方法改进课堂教学和评价,不断推出思政教育精品力作。”吴付来介绍。

网络集体备课

变“单兵作战”为“集团军作战”

采访中,不少老师表示,“要真正把思政课讲好,不容易!” 为什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徐川解释,思政课不能照本宣科、千人一面,要坚持理论实际相联系、课堂内外能贯通、教学相长有互动,作为老师,必须在知识体系的差异性和理论层次的丰富性上下功夫。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由教育部依托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不但能够完成集体备课、线上答疑、教学观摩展示,还可以提供教学资源检索、资源管理、在线备课、互动教学等一站式服务。仅2018年,教育部就通过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开展了20多场示范课直播,累计培训20万人次。 众行者远。“有了网络集体备课平台,我们不用‘单兵作战’,开始走向‘集团军作战模式’,简直太好了!”很多思政课老师评价。 讲好思政课,资源很重要。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好像一个“大超市”,在这里,有经典文献库、教学内容库、教学素材库、教学课件库、重难点解析库、专家教师库6个数据库,包括300多万条文献资源、4万册电子图书、2500多个微视频,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口味”挑选“食材”、烹饪“大餐”。 “如果教师在备课中发现好文章、好案例、好图片,也可以通过备课平台上传至资源库,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教师甚至可以发起网上小型备课会,把这门课相关的教师召集在一起,就某个问题进行‘头脑风暴’。”王易介绍,未来还会完善在线疑难解答功能,请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在线问诊”。

“青椒论坛”

给青年教师打造“筑梦之巢”

“思政课一头连着国家、一头连着青年,作为任课教师,要有敢于直面任务的担当精神、敢于应对问题的勇气与能力、勇于探索新方法的创新力。”2018年9月15日,“思想政治理论课青椒论坛”第七期在同济大学举办,8位青年教师发言完毕,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推进委员会主任徐蓉这样总结。一席话,说得台下的青年教师频频点头。 “青椒”者,“青年教师”也。“思想政治理论课青椒论坛”,正是中心为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搭建的一个高层次、专门化、辐射性、全覆盖的交流平台。论坛创办以来,已在北京和各地多所高校举办系列讲座。“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革命文化研究”“改革开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位位来自思政课一线的优秀“青椒”登上讲坛,分享交流教学实践和经验。最后,还有名师大家对“青椒”进行点评指导。 “如果老师们都这么用心教学,何愁思政课讲不好、学生不爱学!”在网络直播平台听了优秀思政课“青椒”分享的教学心得,西南大学教师王永友忍不住在微信朋友圈里感慨。 目前,已有56位一线优秀思政课“青椒”被请上论坛。仅主题为“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质与实践”的专场,就有31050名思政课老师在线观看,“现在,‘青椒论坛’越来越成为广大思政课青年教师的‘必刷剧’。”王易说。 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青椒论坛”,平台还创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讲坛”。章百家研究员、韩庆祥教授、王向明教授、王炳林教授、秦宣教授、刘建军教授、陈占安教授……一位位思政课名师登台开讲,吸引了全国各地众多师生。 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个报告厅里,台上,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秦宣妙语连珠;台下,师生济济一堂,连台阶上都坐满了人。 “‘名师讲坛’每期都爆满。有一次时间安排在周六一早,但赶来听讲的师生还是把教室围得水泄不通,不得不临时调换更大的场地。”吴付来说。 “思想政治理论课青椒论坛”是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面向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打造的品牌活动,旨在为青年教师搭建沟通平台,帮助其交流教学心得、研讨教学技能、提升教学能力。 从2017年9月到2021年3月,青椒论坛已经举办23期,总访问量超80万人次,总登场青年教师 135位( 145人次),举办地覆盖全国 14个地区。 (责任编辑:王思琪)
编辑:杜 嘉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