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纪实
来源: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时间:2021.04.0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档案真实地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光辉历程,记录了百年党史的历史记忆,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党史记录的材料之真、党史传承的事实之真、党史研究的证据之真。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档案学院)作为我国档案专业教育的引领者,充分利用档案专业特色,在广大师生中弘扬学史知史明史之风气,厚植爱党爱国和报国之情怀,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有特色、有质量、有实效。

以 “课程思政”建设为阵地,扩宽党史学习教育的主渠道

发挥档案学专业的历史教育功能,深入推进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炼和挖掘档案专业教学中内蕴的思政教育资源,借助思想渗透与元素融合方式,提升党史教育和思政教育的亲和力、针对性,把“知识掌握”与“价值引领”结合起来,利用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客观真实性、载体多样性、内容丰富性,为青年学生还原历史事实、廓清历史真相、学好党史夯实根基。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通过建设“吴玉章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室”——“数字记忆”吴玉章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室,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融入档案专业教育教学的育人课程,推动“四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依托“数字记忆”厚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和“北京记忆”大型数字资源平台,开展现场体验式教学,增进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互动性;建设“数字记忆理论与方法”本科生课程,丰富教学内容,将“四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融入课程内容设计。与此同时,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还启动了“吴宝康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室计划”,并建设了首个“吴宝康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室”——“档案文献编纂学”工作室档案文献编纂学课程教学,不仅注重档案文献编纂实践技能的培养,同时注重对历代形成的档案文献编纂成果的编纂特点和价值分析,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编纂技能培养等有机融合,培养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数据化建设和档案文化建设高素质人才,以发掘、阐释、传承发扬中国优秀档案文化,发挥档案文献编纂在文化身份认同中的关键作用。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实施,有效地引领和帮助了青年大学生学好党史国史和优秀文化,引导他们以寻找客观事实为探寻历史真相的前提,鼓励他们多查找档案记录、多聆听档案故事、多参观档案展览等,培养他们客观真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认真严谨看待历史事件的态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徐拥军曾在《档案学通讯》发表了《档案学专业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路探析》一文,专门论证了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构想与实践。

( 档案修护工作室工作现场照片)

以“吴宝康数据库”建设为契机,丰富党史教育学习的新内容

在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同时,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发挥红色资源优势,筹备建设“吴宝康数据库”,并以建立该数据库为契机,拓展以史育人新载体,创造性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

(吴宝康学术名人知识库首页)

吴宝康是一位代表性人物,他先后在中共中央华东局、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国人民大学工作。在民族危亡之际,他背井离乡,奔赴抗日前线;新中国成立后,他奉命北上,投身中国高等档案教育事业。作为新中国档案学和档案教育的奠基人,他始终以国家的召唤、民族的需要为追求,将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此前,在吴宝康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档案馆合作拍摄了《他是一座山——新中国档案教育开拓者吴宝康》专题纪录片,徐拥军还出版了《吴宝康学术年谱》,集中反映了吴宝康同志为发展我国档案教育事业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以及鞠躬尽瘁、奋斗不息的伟大精神。在建党百年之际,通过建设吴宝康数据库,组织全院师生参与,通过搜集、整理相关史料,一方面学习吴宝康一生为党为国为民的精神,另一方面将其打造成档案学虚拟教学系统和在线党史学习教育的主阵地,为今后常态化开展“四史”学习提供资源。与此同时,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还主要借助微信公众号“档案那些事儿”,发挥档案在揭示党史的主题、主线和主流中的作用,先后推出《一纸侨批 两地相思——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认识潮汕侨批档案》专题,借助侨批档案介绍了历史上的海外华侨参加的抗日救亡活动;推出《建党100周年+国际妇女节111周年:向她致敬》专题,主要运用档案汇编了向警予、杨开慧、赵一曼、江竹筠、郭俊卿、刘胡兰、邓颖超等杰出的女性共产党员在过往革命战争年代的光辉事迹。通过以上专题学习,有效地激发了青年学生把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此外,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档案新闻工作室还在微信公众号“闻档察社”上推出了《树立正确党史观,档案馆冲在前》专题,宣传了档案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正确把握党史和全面普及党史中的积极作用等。

以专业实践为抓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的新形式

档案中的一段段红色征程、一个个党史人物、一个个党的故事,不仅蕴藏着我们党“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更标定了我们党“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标,是党史学习教育最为生动的教科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利用档案学专业社会实践的主阵地,推动党史学习从教室走到现场,从被动听讲到主动感知,提高了党史学习教育的情感温度。应中央档案馆邀请,信息资源管理学院2020年来先后两批选派28名本、硕、博学生赴中央档案馆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实习。

(中央档案馆实习学生合影)

中央档案馆负责收集、保管中共中央和国家中央机关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重要档案,以及解放前中共中央机关的革命历史档案,同学们在实习过程中接触相关档案,透过手稿、文件、照片等历史物料,感知到百年党史的历史原貌,感受到其中的民族情感、家国大爱。在实习总结中,2019级档案学硕士张一感言:“党的各类报告、公报、信函紧紧围绕马列主义和中国国情,分析问题透彻、形势判断前瞻性高”“观史常思己不足,我深刻地意识到了自己浅薄的历史观”;2018级档案学专业博士生任琼辉写道:“这些档案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人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的革命历程,有力地驳斥了历史虚无主义,我从这些档案中读懂了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2017级档案学专业本科生孙大智认为“透过档案,我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体会到了革命先烈和前辈们为了国家和平与民族大义做出的牺牲与奉献,我会努力学习,提升自己,争做国民表率,社会栋梁”。这种实践形式,使得青年大学生对党史的了解更多、感受更深,大大提升了党史教育的效果。

以平台建设为助力,拓宽党史教育学习的新路径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紧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重视并发挥党建活动的引导作用和校园文化活动的教育熏陶作用,通过整合党建活动、“数字记忆”系列讲堂、兰台读书会等相关活动,采取多种形式,丰富党史教育学习的路径,促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心走实又走新。 一是以党建活动为平台,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接受党性教育”——探访老党员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全院入党积极分子分组探访了曾庆瑛、裴燕生、韩宝华、刘培平、冯乐耘等退休教师党员,听老党员们讲述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档案事业的发展历史等,该活动让学生们深受教育,深刻地明白了作为青年的责任与使命,并矢志做到“青年有为,奋斗无悔,强国有我”;此外,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还配合中国人民大学离退休工作处采访了学院退休教师冯乐耘,并协助拍摄了《“耘”耕不辍、一生求索》微纪录片,在中国人民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正式推出该纪录片后,学院在全体师生中进行了广泛宣传,并号召师生通过专题学习,探寻一名共产党员的成长印记。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学生拜访韩玉梅老党员)

(退休教师冯乐耘拍摄纪录片现场)

二是以“数字记忆”系列讲堂为平台,学院专门邀请中央档案馆的费云东先生围绕“上海中共中央秘密档案库”,为全院师生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档案工作战线上鲜为人知的斗争史,党在白色恐怖中英勇斗争,不怕牺牲,以及共产党员与革命志士坚决地保卫我党革命工作和特殊时期档案事业的英雄事迹;邀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副馆长李国荣先生,围绕“明清皇宫档案的历史沧桑与文化内涵”,为全院师生讲述了明清档案文化和国人对民族历史文化的敬重与对历史的保护。 三是以兰台读书会为平台,组织本、硕、博学生重点围绕《毛泽东选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书籍进行阅读分享,原汁原味、全面系统地学“四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解决价值选择的困惑,获取思想成长和未来发展的正能量。

以资政服务为依托,贡献党史教育学习的人大力量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充分发挥档案学科在国内的影响力,动员、鼓励和支持师生广泛开展基于档案与党史教育学习的相关资政、科研和学术等活动,为党史教育学习贡献人大力量。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张斌等人向上级有关部门提交了《关于加强红色文献保护与修复工作的建议》,提出“红色文献是有温度和厚度的历史痕迹,记录了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凝结着先辈们可歌可泣的斗争精神,承载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智慧和经验,对当代具有很强的教育和启示作用,建议加强红色文献保护与修复工作”。徐拥军先后在《中国档案报》《中国档案》发表了文章《档案是党史学习教育最为生动的教科书》《挖掘档案价值 读懂百年党史》等,提出档案可补史之缺、参史之错、详史之略、续史之无,能增进党史学习教育的事实信度、明晰党史学习教育的记忆刻度、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情感温度、强化党史学习教育的认同感,建议用档案还原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重要活动现场的真实情景,以此弘扬百年来优秀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两篇文章在师生中引发了广泛讨论,并在国内档案界引发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还联合中国档案学会、上海市档案馆将于6月在上海举办“档案纪念建党100周年”学术论坛,届时将邀请业内外专家领导、高校档案学专业师生共同研讨档案如何见证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如何用档案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故事等议题。

(《中国档案报》刊登《档案是党史学习教育最为生动的教科书》)

(责任编辑:何睿 徐小婷)
编辑:周 沫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