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党总支与国际交流处党支部共同举办“脱贫攻坚”主题党课 杜鹏副校长出席并作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部署
来源: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国际交流处
时间:2021.04.07
4月2日下午,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党总支联合国际交流处党支部共同举办主题党课,邀请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法学院副教授宋彪讲授“我经历的怒江脱贫攻坚”主题党课。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兼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杜鹏出席党课并作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部署。国际交流处处长时延安主持党课。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党总支书记杨燕萍作总结讲话。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党总支、国际交流处党支部党员代表参加学习。 杜鹏表示,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进程中,了解脱贫攻坚的历程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的作用对于中国人民大学师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带领大家回顾了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赴兰坪支教情况、中国人民大学教职工在兰坪挂职、中国人民大学学生毕业后回到兰坪投身家乡建设等情况。 宋彪以“我经历的怒江脱贫攻坚”为题,结合自身经历,通过讲述动人的基层故事和展示大量现场照片,生动阐释了脱贫攻坚解决什么问题、脱贫攻坚如何实现政策目标、高校如何参与脱贫攻坚及脱贫攻坚留下哪些思考等问题。 宋彪通过解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向与会党员介绍了“两不愁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等脱贫目标。为实现上述政策目标,国家对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帮扶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等“六个精准”的基本要求,建立了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构建了五级书记一起抓的责任体系,为打通脱贫“最后一公里”开出“五个一批”脱贫措施这一破题药方,形成了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 在讲解由专项帮扶、行业帮扶、东西部帮扶协作、社会帮扶组成的帮扶体系时,宋彪以自己亲历的一次“爱心接力”为例,讲述了自己联合地方扶贫干部、驻村工作队、怒江特殊教育学校等多方力量,帮助智力障碍儿童跑夺走出兰坪、接受教育的故事。跑夺入学前后的巨大变化让与会党员不仅为基层扶贫工作者的艰苦付出而动容,更对“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有了更深体会。 根据教育部的统一部署,中国人民大学自2013年起开始定点联系云南怒江州兰坪县扶贫攻坚工作。在这次与深度贫困地区的历史性牵手中,中国人民大学以“兰坪所需,人大所能”为原则,以“教育扶贫、智力扶贫、产业扶贫”为主线,充分挖掘学校人才、科研、教育、产业及校友资源,切实保障脱贫攻坚成效。 时延安在主持中向与会党员介绍了宋彪的工作经历以及在脱贫攻坚战中的光荣事迹,他表示,本次主题党课是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党总支和国际交流处党支部党史学习教育系列主题党课的第一讲,是提高思想理论水平,感悟党的实践力量的重要一课。 杨燕萍在总结讲话中表示,此次主题党课让与会党员对脱贫攻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她从宋彪的亲身经历和故事分享中收获了感动、温暖和前进的力量。全体与会党员将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责任编辑:王思琪)
编辑:杜 嘉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