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专家学者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
时间:2021.07.09
7月1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新华通讯社推出一场“社台”深度联合、全球多点联动、融媒多屏联播,具有国际视野的“24小时环球大直播”——《风华正青春》。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秦宣,副院长王向明、王义桅,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国际交流处副处长张晓萌应邀担任现场点评嘉宾,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行深入解读。

秦宣认为,当代青年人看到祖国如期完成了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应该感到激动和自豪。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秦宣表示,面向未来,当代青年人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新时代青年要把青春写在祖国大地上,最主要的是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立大志、崇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华丽篇章。

王向明就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进行了深入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王向明表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的奋斗历程中,勇于实践、善于总结,把党的精神营养和思想精华加以提炼,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并以这种精神谱系激励全党勇往直前、百炼成钢。

王义桅表示,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它的历史意义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首先,这是世界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其次,在实现人类的现代化过程中,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更加优越,它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是一种崭新的制度;第三是人民当家作主,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在实践当中得到了彰显。

张晓萌表示,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未来发展趋势。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发展开放性的本质特征。中国早期的革命者在接触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一方面受到理论的精神洗礼,另一方面在比较和甄别中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她认为,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忠实的信仰者和坚定的实践者,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在100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探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面向未来,我们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风华正青春》节目从历史、现实、理论等角度全方位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光辉历程,全面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历史奇迹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责任编辑:周沫言)
编辑:杜 嘉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