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寻根之旅”2021暑期活动开展
来源:新闻学院
时间:2021.07.29
7月20-23日,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联合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赴河北省开展以“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寻根之旅”为主题的教研实践。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张辉锋,副院长、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王润泽,党委副书记孙权,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主任邓绍根,教师杨奇光,博士后李兴博;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韩立新,党委书记颜士义,教师田建平、王俊杰、张金凤、刘莹及两院学生共43人参与活动。 20日下午14时,两院师生来到位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纪念馆及中共中央办公地旧址。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师生在西柏坡纪念馆前)

(两院师生在西柏坡中共中央办公地旧址)

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场,两院教工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闻事业实践,就新闻事业的党性、解放战争时期党的新闻工作、新闻与对敌舆论斗争、西柏坡精神等进行了现场教学。 张辉锋援引毛泽东同志“进京赶考”的说法,谈到共产党员的“不忘初心”理念,并结合新闻学院的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教育工作,希望各位同学能够深入理解“进京赶考”蕴含的道理,始终“行百里者半九十”,在学业等自身发展各方面坚持不懈地探索;王润泽重点讲解了刘少奇1948年在西柏坡发表的《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其中提到新闻工作是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应具有四种重要的素养;邓绍根表示,“西柏坡精神”在当时的新闻事业中有着充分体现,当时的报刊文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坚定地秉持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立场;孙权和韩立新分别结合解放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工作和对敌舆论实践,强调了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党人在新闻事业上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教学活动结束后,两院师生对西柏坡纪念馆及中共中央办公地旧址进行了参观,并就其中新闻宣传工作的相关内容做了重点考察。 参观结束后,两院师生驱车前往阜平县城中兴街(原文娴街),听取抗战时期晋察冀日报社社长邓拓之女邓小虹介绍 “晋察冀游击办报寻路”活动。邓小虹为大家介绍了《晋察冀日报》的办报历程,讲解了其前身《抗敌报》及其主要工作人员邓拓、沙飞、洪水等人的生平和新闻实践活动。据她介绍,《晋察冀日报》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仍坚持隔日出报,共出版两千八百余期,报道了王二小、狼牙山五壮士、白求恩等革命烈士的光荣事迹。邓小虹讲解了“晋察冀游击办报寻路”活动的建设过程和媒体呈现,并以其父亲邓拓在阜平时期的诗歌作结。两院师生一同在赵家胡同对《晋察冀日报》报馆旧址进行了探索考察。 7月21日,两院师生前往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参观,并在馆内举行了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数字记忆工作室揭牌仪式。河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孟庆瑜,邓小虹,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副馆长王芳、办公室主任白雪等参加了仪式。两院师生代表等一同为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数字记忆工作室揭牌。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两校代表等先后发言。孟庆瑜介绍了河北大学的历史和学科支持政策,充分肯定了工作室在中国共产党党史建设中的关键作用,表示学校将全力支持工作室的工作。张辉锋介绍了人大新闻学院与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紧密联系,并希望在数字时代对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创新研究形式与研究方法,更好地发掘红色新闻事业艰苦创业、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等优良精神。王润泽分享了人大新闻学院红色新闻事业数字记忆研究工作开展的情况,展望了这一工程作为史料储存、整理和研讨平台的定位,期待两院能够就这一工作进一步开展深度合作。王芳讲述了晋察冀边区纪念馆建设的历史,介绍了其包括《晋察冀日报》史料在内的丰富馆藏,表示将对工作室给予尽可能多的支持,以推进纪念馆红色资源的挖掘。邓绍根介绍了目前多校联合开展数字记忆建设工程的相关情况以及学院对该项工作的资源支持。韩立新回顾了两院合作的历史渊源,介绍了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开展数字记忆工作的组织与资源保障情况,并表达了对两院及纪念馆参与这一工作的师生的谢意。 在纪念馆参观结束后,两院师生前往位于阜平县栗园庄村的晋察冀新华广播电台旧址和马兰村的晋察冀日报社旧址。在马兰村,两院师生参观了报社旧址、发行小道,并在烈士纪念碑与墓前举行了对反扫荡中牺牲的报社工作人员与村里群众的缅怀仪式。

(在晋察冀日报社旧址翻阅资料)

(晋察冀日报社在马兰村的电讯收发室)

(祭悼马兰村反扫荡牺牲烈士)

7月22日,两院师生前往位于保定市涞源县的黄土岭战斗纪念馆。1939年11月,在抗日战争北岳区反扫荡战役中,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部队在这里成功伏击了日军,击毙其中将阿部规秀。纪念馆中存有当时八路军以及缴获日军的军事装备和其他物品,据馆长介绍,在黄土岭战斗中,在武器装备明显落后于日军的情况下,八路军运用灵活多变的战术、发扬大无畏的精神,最终取得了重大胜利。参观结束后,纪念馆组织两院师生观看了历史纪录片。

22日下午,两院师生考察了涞源县扶贫搬迁和生态农业,对当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进行了解。

两院师生在黄土岭小学召开研讨会,围绕抗战时期红色新闻事业、抗战英烈事迹、乡村振兴等议题展开了研讨,会议由王润泽主持。张辉锋表示,抗战时期党的工作战斗和宣传“两手抓”“两手都硬”。在那个时期报纸工作就很完善、发挥了很大作用,体现了党对于宣传工作真正是高度重视;邓绍根肯定了实地考察、现场教学的良好效果,并深入到新闻史研究土壤深处,提出了党的信息传播实践中一些值得深入思考的话题。韩立新从党报构建的英雄形象入手给出研究建议,期望能推出“群像”研究。两院学生和当地产业界代表也就红色新闻、乡村脱贫攻坚等问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在研讨的最后,颜士义以黄土岭战役作为比喻,对中国新闻传播学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期待。 23日上午,两院师生在涞源抗战纪念馆,参观了涞源抗战历史年表、日军暴行、重要战役和风云人物四个展区。 经过此次调研,调研团师生纷纷表示,能够来到太行山区对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历史、抗战事迹等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红色新闻实践、先辈新闻人的光辉事迹,获益匪浅。调研团师生将进一步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充分结合研究专长,写出高水平的调研报告,为弘扬中国共产党红色新闻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李驰浩)
编辑:何 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