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中国人民大学“四史”宣传教育专题活动暨《陕北公学》剧组座谈会举办
来源:校团委
时间:2021.10.21
10月20日,中国人民大学举办“四史”宣传教育专题活动暨《陕北公学》剧组座谈会,并为延河讲师团首批讲师颁授纪念牌。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党委副书记郑水泉、齐鹏飞出席活动。 座谈会由副校长胡百精主持。 作为学校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大型原创话剧,《陕北公学》剧组5位师生代表先后发言。 剧组指导教师、校团委副书记李晰表示《陕北公学》的排演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激活了同学们内心深处的红色基因,是人大“红色美育”工作中以文化人的生动案例。 剧组学生导演、校艺术团话剧团团长、法学院2018级本科生张唯杰表示,有机会深度参与剧组工作是作为人大学子的荣光,今后将再接再厉呈现出好的校园文艺作品。 在剧中饰演毛泽东主席的公共管理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姬丁颐分享了“三个陕北公学”即历史中的陕北公学、今天的陕北公学以及舞台上的陕北公学给他带来的启示,他表示此次宝贵参演经历让他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涌动在血脉中的红色基因,也让他更加珍惜剧组师生共同的革命友谊。 在剧中饰演成仿吾老校长的文学院2018级本科生韩尚龙分享了陕北公学精神对他的指引、陕北公学经历让他成长、陕北公学经验使他学习。他表示,这是陕北公学赠予他的三件礼物,将激励他努力成长为“国民表率、社会栋梁”。 在剧中饰演陕北公学流动剧团团长黄天的新闻学院2020级本科生李一凡表示陕北公学的排演对自己而言是一堂别开生面却又厚重持久的校史、党史课。在这种穿越时空的联结中,他体会到文艺工作为党和国家服务,为时代服务,为人民服务的陕北公学传承。 校团委书记杨子强用三个“不容易,但很值得”汇报了《陕北公学》编创情况,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延河讲师团工作情况,他希望陕北公学剧组与延河讲师团师生在各自主场办好“流动在新时代的陕北公学”。 活动中,郑水泉、齐鹏飞为薛思齐、廖浩天、雷引杰、王诗龙、于曜溥、王玥、陆镜名、王声啸、仇照天等延河讲师团首批讲师颁发了讲师牌。 靳诺代表学校作了讲话。她表示,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带头把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宣传教育组织好、开展好,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光荣和镌刻在心的使命。学校组织创作这部大型话剧,不仅是向八十多年来极不平凡的校史致敬,更是向我们党创办新型高等教育的光辉历程致敬。靳诺高度肯定了《陕北公学》多轮演出的精彩表现,代表学校向剧组师生表示感谢。 靳诺指出,中国人民大学拥有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应该在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宣传教育活动中更加注重创新,将校友中的革命先烈、校史中的感人故事、校馆中的珍贵文物、校址中的红色遗迹、校歌中的革命精神等深度嵌入校园文化活动中,让同学们在沉浸式的体验里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靳诺希望同学们在“四史”宣传教育中更加注重追问与思考,在探寻“来路”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初心”。更加坚定信念与信心,从党史、校史的画面感中汲取信仰力量,成为新时代赶考路上的“先锋分子”。更好理解崇高与伟大,在品读和演绎陕公故事的过程中,感受陕公忠诚、团结、紧张、活泼的校风,学习陕公人身上的崇高精神品质和高尚道德情操。更加彰显行动与担当,将陕北公学精神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在扎根祖国大地的实践中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 据了解,为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学校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精品话剧《陕北公学》,坚持用舞台的语音、讲历史的故事、传承红色的基因,并作为全校师生的“开学必修课”,成为学校思政工作以文化人的重要载体。全校近百位师生参与《陕北公学》剧组编创工作,目前已面向全校学生举办5场专场演出,下一步还将走出校园面向社会公演。 延河讲师团是学校党委领导、学校团委指导的学生理论宣讲团队。延河讲师团坚持弘扬延安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积极推动高校理论宣讲走进中小学、走进基层一线,用干部群众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党旗下的思政课”。近期,延河讲师团已先后赴人大附中、八一中学、海淀实验学校等北京市中小学以及北京市丰台区丰台街道、山东菏泽鄄城县、广西梧州长洲区等地方开展宣讲。下一步,延河讲师团还将结合全校“第一封家书”主题团日活动推动讲师团走进学校基层团支部理论学习生活。 (责任编辑:陈蓦然、姜彬涛)
编辑:石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