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人大青年在西部热土上书写无悔青春
来源:文/彭美琪 陈静珂 朱小双 唐懿飞
时间:2025.05.06

当青春选择遇见辽阔边疆,一群从人大出发的年轻“火种”到西部、到乡村、到基层志愿服务,以微光汇聚“星河”万点,书写下“复兴栋梁,强国先锋”的信念。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志愿者,人大青年踏上新疆这片热土,投入乡村教育、基层青年工作和乡村社会治理。在乌苏市的三尺讲台上,在和田市的机关办公室里,在昆玉市的田间地头,他们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在不同岗位践行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按下暂停键,实现志愿理想

当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的红枣缀满枝头时,一群青年正在直播间里忙碌。

财政金融学院2020级本科生张栋壹蹲在补光灯前调试台词本,强光打在脸上,他眯着眼睛核对台词本上的每一处细节,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红枣的卖点。

去年红枣丰收季,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在昆玉国投集团服务的他,组织团支部青年团员参与供销社的“电商销售”改革,在本职工作之余,深度参与当地农产品直播平台搭建与运行的全过程。

(张栋壹进行直播筹备)

开播前,张栋壹和小伙伴们反复调试设备;直播后台,他的眼睛紧盯着不断滚动的评论区——“甜度怎么样?”“有没有优惠?”快速记下观众的问题,示意主播及时回应;深夜的办公室里,剪辑软件的进度条缓慢推进,他反复调整着产品介绍的节奏。宣传片的一个镜头要重拍五遍,一句解说词要打磨十次,直到昆玉红枣在每一帧画面中呈现出最好的推广效果。

从生涩到熟练,从单场几十位观众到稳定数百人在线,他和团队逐渐摸索出最适合昆玉红枣的直播方式。当第一条“回购”的弹幕出现时,张栋壹知道,这些日夜的坚守没有白费,他们的成果正在被更多人看见。

他说:“西部计划让我能按下求学‘暂停键’实现志愿理想,更让我理解了何为‘基层’,何为‘为人民服务’,更好面对未来的职业和人生道路。”一年的服务期结束后,他将返回人民大学继续攻读研究生,但他与新疆、与西部的缘分仍在继续。

在守望相助中触摸边疆治理的脉搏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从来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这样具体而生动地存在。”信息资源管理学院2023级硕士生余方璐来到新疆后,在与当地民众交往中深深感受到各民族同胞的热情与关怀。

(余方璐所在单位西部计划志愿者合影)

在南疆入户调研时,余方璐真切地感受到语言障碍带来的难题。一位维吾尔族母亲眉头紧皱,坐在斑驳的木桌前,面对孩子语文作业本上的文字局促又无奈。

回到单位,她积极参与到一系列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中,希望能贡献自己的力量。看到孩子们用普通话畅谈活动收获,余方璐感受到了心心相连的温暖。从最初单纯的“想做点实事”,到如今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意,这片土地成为她最生动的课堂。

今年4月,余方璐毫不犹豫地与新疆定下第二个“一年之约”,续写尚未讲完的民族团结故事,让“石榴籽”的情谊植根在更多民众心里。

在青年之城,与青年共事、为青年服务

社会学院2023级硕士生赖淑娴、黄莉轩与新疆的缘分始于学院的一场分享会。在曾参加西部计划的社会学院2022级硕士生许楚函师姐口中,新疆和田是座青少年占人口总数高达50%的“青年之城”,也是活力无限的希望之城。听了许楚函动情的讲述,“我也想去做些什么”的念头在她们心中生根发芽。

真正来到这座“青年之城”,她们与青年共事、为青年服务,也为基层治理工作带来青年的鲜活。

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春风行动”中,赖淑娴主动请缨,化身“带岗主播”,尝试用直播解决青年最关切的就业问题。

(赖淑娴化身“带岗主播”)

一则“请问在洛浦县有畜牧企业招人吗?”的留言刚出现,她便立刻在直播间中呼叫用户昵称,示意同事申请连线,将直播镜头牵引至相关企业窗口,说明求职需求,一连串操作下来,双方的云端洽谈顺利进行。

面对数以万计的线上求职者,赖淑娴精准捕捉直播留言中的求职需求,对不同岗位逐一详细讲解,热情向云端的各类求职者推荐招聘岗位信息,直播间浏览量最高达到316.5万余人次。

在直播间架起“云端就业桥”,让岗位跨越天山南北。看到留言中的许多青年下定决心来到新疆、来到和田工作,她感到无比自豪。

如何用青年人的方式,让社会工作走出政策文件,走向普通民众的心间?

在一次研讨会上,黄莉轩提出了开设和田地区社会工作公众号的建议。

历经三个月的筹备,2025年元旦,“和田社会工作”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从LOGO设计到推文编辑,黄莉轩边学边干,从零到一、从无到有,她与和田地区地委社会工作部的同事们一起打造了这个“线上连心站”。“人民建议征集”栏目让诉求能够直通政策窗口,帮助人民群众的“金点子”转化为促进和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

“把群众智慧转化为真正助发展、惠民生、促和谐的务实行动,我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当“和田社会工作”的图标点亮无数当地群众的手机屏幕,当后台弹出第一条条群众建议,黄莉轩成就感满满。 

(黄莉轩在工作岗位上)

“与其说是我们在服务新疆,不如说是新疆重塑了我们。”

一颗颗年轻的心,正在与新疆的发展同频共振——

在塔城地区乌苏市第一中学,訾予思、刘琬玥、张子恺、杨丽君正在为孩子们上课,筹划着新一期的北京游学计划。

在乌鲁木齐市的办公室里,古丽沙拉·吐尔森、陈骁潇正在梳理基层工作案例,将实践经验沉淀为宝贵的政策研究素材。

第十四师昆玉市,姚婧、杨梓欣刚完成地方公务员考试的考务工作,见证许多青年走进考场,期待为边疆繁荣贡献力量……

用脚步丈量边疆,用青春回应时代,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以人大人的赤诚与担当,在西部热土上书写无悔青春!

编辑:陈子玥
责任编辑:董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