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之际,《人民日报》刊登了2024年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其中研究生100名、本专科生100名。中国人民大学2名学子从20余万人中脱颖而出,作为优秀学生代表登上《人民日报》 。他们是——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高瓴人工智能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孙忠祥;本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信息资源管理学院2021级本科生冉皓文。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 孙忠祥
孙忠祥,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专业2022级博士研究生。曾获评“北京市优秀毕业生”。专注信息检索及大模型幻觉检测与可信生成,截至2025年5月发表论文19篇,其中CCF-A论文6篇。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快手主站APP搜索与推荐系统及司法大数据研究院的类案推送产品。
2022年是孙忠祥博士生涯的起点,也是大模型技术发展的关键节点。ChatGPT的横空出世,为人工智能领域带来了深远的变革,同时也暴露出大量安全与可信性问题。如何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成为孙忠祥研究道路上的核心命题。在国家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的政策引导下,他毅然选择深耕大模型幻觉检测与可信生成领域,并深入研究大模型内部机制,致力于为人类社会构建一层安全防线,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可靠发展。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科研最坚实的路径。”这是其导师徐君教授的殷切叮嘱,也成为他始终秉持的科研理念。博士期间,孙忠祥不仅在学术上不断突破,谷歌学术总引用量近600次,其研究成果还成功落地于快手主站APP的搜索与推荐系统(服务用户超一亿),以及司法大数据研究院的类案推送产品,实现从算法研究到大规模社会应用的有机转化。他受邀参加“日新·青年说”中关村科学城青年科技人才交流活动并发表主题演讲,分享大语言模型在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中的前沿进展与挑战。“以技术进步服务社会,以安全与可信为核心,推动智能时代健康发展”,是他不变的初心与方向。
本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 冉皓文
冉皓文,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数据管理与新媒体运营实验班2021级本科生。论文获2024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国际论坛(CHCD2024)“最佳论文奖”。带领团队创立“SmarTalk智言”一站式AI口语练习平台,获202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立项。
入学以来,冉皓文始终保持专业第一的成绩,在多篇课程作业中锐意创新:《太空探索记录可视化》网站获评数字人文导论优秀项目;创意可视化作品《神奇宝贝:永恒的冒险王国》被作为精品案例沿用于本科、研究生后续课程教学;“说来画长”古画新媒体项目运用AIGC图像重绘与数字人技术让古画重生等等。
在2024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国际论坛(CHCD2024)中,冉皓文以第二作者身份完成的论文荣获“最佳论文奖”,中文版论文发表于《数字人文研究》。他主持老北京叫卖传承保护项目,构建交互式数字记忆网站平台,独立产出微纪录片《古都韵律:吆喝耀京城》,应用于东城区非遗保护项目、“北京记忆”数字平台等。他还曾以北京市第2名的佳绩荣获“智信杯”第二届北京高校学生信息素养大赛一等奖。
冉皓文带领团队洞察口语学习需求,融合LLM大语言模型与虚拟数字人等前沿技术,创立“SmarTalk智言:一站式AI口语练习平台”,不仅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获批国家级立项,还荣获北京市“挑战杯”主赛道铜奖。
冉皓文曾担任班长、团支部书记等。作为多平台签约摄影师,他主持、参与数十个主题宣传项目,个人摄影作品在北京市高校摄影大赛、省级夜景摄影大赛多次获奖。
近年来,学校严格规范评审程序、突出五育并举导向、发挥奖励育人示范作用,创新开展“人大先锋奖章”评选活动,优化“吴玉章奖学金”评选方式,拓展“融创学科交叉奖学金”等评选项目。此次2023-2024学年国家奖学金评选,经学生申请、学院推荐、学校审核、全国评审等环节,共有642名学生荣获表彰,其中本科生280名、硕士生206名、博士生156名,我校获奖学生代表事迹连续获《人民日报》报道,有力体现了学校人才培养改革效果。
为孙忠祥、冉皓文点赞!祝愿更多的人大学子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书写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