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2024年度“感动海淀”文明人物名单揭晓。在11位获奖者中,唯一在校生,是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2021级本科生王洋洋。
她让公益之花绽放在文明海淀的每个角落,她用一名当代大学生的故事,诉说着青春当与奉献同行的道理。
王洋洋,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2021级本科生,现任中国人民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
“老师您好,我是中国人民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王洋洋,想和咱们社区合作一个志愿服务项目。”18岁的王洋洋初到海淀,带着真诚与热情,踏进社区的大门。她当时没想到,这一声问候,竟开启了一段长达四年的深情陪伴。
忆海拾贝 · 相伴金晖
作为青年志愿者,王洋洋长期参与“智慧助老”手机教学活动。在一次教学中,王洋洋正耐心地教老人使用AI软件生成图片。她俯下身,边操作边讲解:“您看,摁住这里,说‘我要一张百花盛开的图片’。”看着屏幕上缓缓呈现的画面,老人们脸上绽放出与图中花朵一样灿烂的笑容。
那一刻,王洋洋更加坚定了参与志愿服务的信念:技术不应成为代沟的屏障,而应成为沟通与陪伴的桥梁。她用一双巧手和一颗真心,帮助银发一族跨入数字时代,让智能生活不再遥不可及。
“要让他们‘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在服务过程中,王洋洋始终思考如何推动志愿服务的创新与完善。作为项目负责人,她带领团队促成中国人民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与“华方青樾里”“大家的家”等养老机构建立合作,共同打造“忆海拾贝”老年人陪伴活动。她带领志愿者深入社区、走进养老院,倾听老人们讲述过去的人生故事,也向他们分享青年的成长经历。通过照片与文字,志愿者们记录下精彩瞬间,让温暖在代际之间流动。
从一线服务的志愿者,到项目的策划人,王洋洋推动部门形成了“金晖行动”“青苗行动”和“团聚行动”三大志愿服务板块,覆盖海淀区多个街道下属的近百个社区。她将427小时的志愿服务时光倾注在一场场温暖的社区活动中,用行动回应初心,为海淀区的基层治理与社区和谐贡献青春力量。
书香人海 · 童阅同行
当然,她也听到有不同的声音:“你成绩这么好,何必把时间浪费在志愿活动上?”“志愿服务有什么意义?”每每至此,她翻开志愿服务申请表,首页总是印出这样一句话:
“如果青春有颜色,我愿它不仅是书页的墨色,更有城市的本色。”
于是,她又再次坚定地走向了另一片海——书香人海。
“书香人海”读书会是北京市委宣传部“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志愿行之‘书香未来’”活动,以及海淀区委宣传部“书香智海 淀积未来”志愿行活动的“子品牌”。“书香人海”一名取自“中国人民大学”与“海淀街道”各一字,寓意“书香溢满人海,阅读浸润未来”。
王洋洋带领志愿团队多次深入社区走访,精心打磨策划方案,创新提出“阅读+”模式,将绘画、游戏、手工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阅读分享,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与参与热情。
在她和团队的努力下,一场场富有创意的阅读活动陆续展开。
在读《西游记》时搭配角色扮演和非遗皮影手工制作,在学习从人物角度看西游和了解非遗皮影的相关知识的同时,学生们通过创作与互动增强阅读记忆,提升阅读趣味。
在中秋节前后举办的“中秋读书会”中,志愿者们带领学生们了解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诵读经典诗词,并一起动手制作冰皮月饼,在沉浸式体验中了解传统文化。
两年间,“书香人海”共开展服务13次,累计参与志愿者202人次,志愿服务总时长达2290.5小时,活动模式已成功推广至海淀十余个街道。受到人民网、中国日报社、中国新闻网、北京卫视等多家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与赞誉。
王洋洋不仅是活动的组织者,更是“书香人海”故事的传播者,她走进海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日、海淀“温暖城事聚心力”榜样宣讲暨四季青镇“全民读书月”启动活动,担任海淀“友邻故事”纪录片之《书香人海读书会》的主人公,并荣幸地成为了海淀街道“海淀之海”宣讲团的一员,致力于将“书香人海”的理念与经验分享给更多的人,激励社会大众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为书香社会与文明城市建设发光发热。
一次次陪伴,驱散长者的孤寂。一缕缕书香,氤氲孩童的心田。从“忆海”到“书海”,志愿者的身影,构成了这座城市最温暖的风景。
祝贺王洋洋!期待有更多人大青年,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行动书写青春担当,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