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余劲松,1953年出生,湖北黄冈人,1984年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88 年获法学博士学位,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国际经济法博士。国家一级教授,我校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法研究所所长。曾先后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外交部国际法咨询委员会顾问、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财政部法律顾问、中国国际法学会副会长等职务。
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经济法,教学与科研成果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主编《国际经济法学》《国际经济法》《国际投资法》等 10 余部全国性高校法学教材,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余劲松是 1977 年我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从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毕业后,他进入武汉大学法律系进一步深造,师从我国著名国际经济法学教授姚梅镇。
余劲松的学术之路,深受导师姚梅镇先生的影响。1984年,余劲松完成了在武汉大学法律系硕士阶段的学习,原本打算毕业后前往北京,到政府部门工作,但由于当时的武大法律系正处于恢复重建阶段,师资紧缺,而姚梅镇先生年事已高,希望国际经济法学教育事业后继有人,因而说服他留校任教。自此,余劲松便走上了学术道路。
“无论是立德还是立学,只要能有一些收获,我就满足了。”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余劲松培养了一批批优秀学子。他希望自己能培育有德有才之人,真正实现让“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余劲松立志要做自己认可的好老师,传授学生们“管用一辈子的知识”,“培养出一批心怀‘国之大者’,有理想、有情怀、善创新,专业知识扎实,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法治人才”。
在余劲松看来,培育人才最重要的是打牢和拓宽学生的基础。除了授课,余劲松总是像家长一样,“唠叨”学生要多看书,不仅是教材,从古今中外的名著经典到专业领域的代表作,以及学术前沿的新资料都要有所涉猎。“在研究生阶段,学术基础要厚实一些才好,只有博闻广学,遍览经济学、哲学等多学科著作,才能不断拓宽知识视野,把基础筑得更牢。”
余劲松常常在课堂上让大家讨论对国际经济法学的认识,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灵感,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促进批判性思维方式的养成。“坚持解放思想”“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创新性思维”,是余劲松经常挂在嘴边的。他幽默地说,创新不一定要像马斯克造火箭那么宏大,每一篇文章、每一个研究成果都可以有新意,“新方法新见解新视角,这些都是学术界极为重要的元素”。
浇花浇根、育人育魂。余劲松向来注重培养学生将“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对于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论文选题,他十分强调选题方向要与个人的研究兴趣和事业发展相适应,“只有在自己感兴趣并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领域深入思考,才能在探索问题中获得新知”。在他的激励和引导下,学生们在学术海洋中努力找寻自己的主攻方向,开拓自己的创新领域,不断为国际经济法的发展贡献独到见解。
堂堂正正做人 踏踏实实治学
为人要正直,治学要严谨,这是余劲松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自己的要求。他总是强调,治学要注重问题导向,实事求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探索事物的客观规律,而不是“人云亦云”。“做研究要恪于严谨,有根有据亦有注,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充分论证。”
余劲松所说的“有注”,指的是引用有注释,参考他人的作品有标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学术研究缺乏明文规范,版权保护意识淡薄,那时姚梅镇先生便一直秉持并宣扬严谨治学之风。余劲松在文章中写道,“(先生)每一论著,必有十分详尽的附注,注明有关观点或资料的来源或原始出处,绝不随意地不负责任地转引”。正是在姚梅镇先生的潜移默化下,余劲松也反复向自己的学生强调“有注”的重要性,“有注”不仅是对他人知识产权的尊重,也是对自己学术成果的尊重。
余劲松在学术田野上是一个勤劳踏实的开拓者和耕耘者。改革开放初期,思想的禁锢刚刚被冲破,整个社会压抑已久的活力和创造力喷涌而出,中国迎来快速发展的春天,正一步步走向世界。作为我国首届硕士研究生,余劲松自入学后就特别注意收集和研读各类国际法英文资料,从中分析和寻找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在一篇英文文献里,他看到作者写道:“今天的现实已经不是公司,而是公司集团”,这让他敏锐地意识到,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跨国性的公司集团必将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由此产生的关于跨国公司行为的国际规制和管理等一系列问题也将成为国际热点。自此,他将自己的学术生涯深深扎根于这个快速变化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开始对跨国公司所涉法律问题进行开拓性研究,并在跨国公司法和国际投资法领域潜心耕耘数十载,脚踏实地践行着“择一事终一生”的学者风范。
筑基峻峰立实践 领略世界更登高
余劲松历来反对在课堂上只讲故事、讲现象,他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希望学生能真正有所收获。国际经济法是一门贴近社会实践的学科,余劲松在教学之余,还会参与有关涉外立法和政府处理涉外经济法律事务的咨询工作,并作为国际经济贸易仲裁机构的仲裁员直接参与有关国际经济贸易争端的解决。对于余劲松来说,实践出真知,这样获得的知识和智慧对教学和科研都大有益处。作为我国国际经济法领域的领军学者,他带着在美国、欧洲国家的访学经验和收获,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服务中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合作事业,与其他学界同仁一道,积极推动我国国际经济法学不断向更高峰攀登。
近年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推进,国际贸易和投资迅猛增长,国家商事争端和国际仲裁案件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迫切需要建立高效公正的纠纷解决机制,而国际商事交易大环境的变化、商事争端的新型化,使得革新国际商事争端方式成为题中之义。2019 年 4 月 23 日,法学院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研究院正式成立,余劲松担任院长。该研究院致力于集中、深入、系统地开展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问题交叉研究和跨领域交流与国际合作,不断促进法学成果转化运用,努力为推动建立和完善更加开放、公平和高效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提供法律理论依据,为解决国际商事纠纷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力量。
作为一名人大法律人,余劲松立足本国实践、拓宽国际视野,在国际经济法学领域攀高原、登高峰,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投身于重建民族法律文明自尊自信的伟大事业中,让看似平凡普通的科研工作变得熠熠生辉。
誓心家国之要事 勇担时代之重任
四十余载学术征程,余劲松不仅是学术殿堂的守望者,更是时代变革的见证者。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余劲松的态度从容淡定。几十年前,他敏锐地捕捉到经济全球化的崛起,几十年后的今天,他以同样的智慧和理性的态度看待逆全球化的趋势。“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如今世界,任何事物发展都不是线性的直线上升,”在余劲松看来,经济全球化虽然可能经历波折,但并不会完全逆转,而是以螺旋式上升的方式继续演进。
作为我国国际经济法学教材建设的领军者之一,余劲松深扎中国人民大学这块培养涉外法治人才的肥沃土壤,着手主编了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国际经济法学》、教育部面向 21 世纪法学核心课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重点教材《国际经济法》等多部全国性教材,对国际经济法的学科体系构建及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阐释提出了独到见解,一批又一批的国际经济法学子在这些经典教材的影响下逐渐成长为我国法学界的新生力量,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贡献力量。
赤子其人,寸心如丹。如今,余劲松已是从心之年,他仍追随着当初走上法学道路的初心,始终奋斗在国际经济法教学科研的第一线,孜孜不倦地从事人才培养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