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召开综合服务保障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推进会,部署综合服务保障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党委书记张东刚出席会议并讲话,校长林尚立主持会议,学校党委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出席会议。这标志着经过一年深入调研、反复研究、精心设计、科学论证、慎重决策的学校综合服务保障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进入了加速发力、积厚成势、落地见效的新阶段。
此次改革是前所未有的“起底式”“跨越式”改革,将系统性撤并整合学校现有后勤保障部门,新组建“一部五中心”(综合保障部、餐饮服务中心、校园建设中心、服务保障中心、物业管理中心、学宿保障中心)。综合保障部及各中心按照“横向统筹协调监督、纵向分工自主运行、同类服务良性竞争”的机制,构建权责明确、机构精干、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体系。
改革以“权责清晰、集约增效、优化服务、保障到位”为目标,坚持师生至上、问题导向、统筹谋划、系统观念、稳妥有序,出台《中国人民大学综合服务保障体系改革与建设总体方案》等系列文件,推动机构设置更加科学、职能配置更加优化、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运行管理更加高效、为师生服务更加精准、保障支撑更加全面,打造符合人大校情、具有人大特色的新时代学校高质量综合服务保障体系。
改革为要、系统重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深化改革、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而深远。
走好“新路”,就不能惯性依赖走“老路”、自我封闭走“窄路”、亦步亦趋走“慢路”,必须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劲头和勇气,坚决破除一切制约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深化后勤综合改革”。推进综合服务保障体系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深化学校综合改革的重要创新举措,是学校系统深化各项综合改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实践探索。
学校深刻把握新形势下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对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提出的新要求,以“权责清晰、集约增效、优化服务、保障到位”为改革目标,以“优化顶层设计、明确权责划分、推进管办分离、强化监管责任”为改革路径,全面实施学校综合服务保障体系组织机构、运行机制、财务制度、薪酬制度、内控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等领域改革,着力构建“保障有力、服务优质、运行高效、效益明显、树人育人”的综合服务保障体系新格局。
党的领导、师生至上
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从严。
学校成立综合保障党委,并根据职能划分设置6个党支部,进一步强化综合服务保障体系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履行党的全面领导责任。成立综合保障纪委,作为综合服务保障系统的党内监督专责机构,协助党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改革突出了坚持党对综合服务保障事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始终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于综合服务保障体系改革各方面和全过程,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更好地为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而服务,为推进高校综合服务保障事业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综合服务保障工作作为高校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与全校师生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等密切相关,是学校各项事业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是满足师生对美好校园生活向往、全情投身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改革始终坚持以师生为中心,问需问计于师生,将师生至上的理念贯穿到改革工作全过程各方面,通过改革举措推动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
问题导向、管办分离
发展出题目,改革解难题。
强化问题意识,主动破解难题,聚焦综合服务保障方面影响和制约学校事业发展特别是“走新路”战略发展的瓶颈问题,聚焦师生密切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和长期反映的痛点堵点问题,聚焦学校综合服务保障工作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运行效率等方面的突出问题,通过深化改革找准新定位、研究新思路、提出新路径、实现新发展。
组建“一部五中心”。整合资产与后勤管理处、校园建设管理处、后勤集团、北京世纪明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等单位职能,根据职责对业务进行重新划分,成立综合保障部及五个中心:餐饮服务中心、校园建设中心、服务保障中心、物业管理中心、学宿保障中心。
坚持权责统一。明晰综合保障部与各中心之间的权责边界,加强横向、纵向协调联动,建立部与中心间协调配合机制,确保边界清、职责明、关系顺。
坚持统筹兼顾。充分发挥综合保障部及各中心的积极性,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结合,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坚持解决当前问题和着眼长远相衔接,以点带面,从线到片,在学校服务大局中谋划和推动工作。
坚持放管结合。既要保障各中心业务运行的自主性,又要落实统筹管理和监督责任。创新管理及考核评价监督机制,加快构建权责明确、公开透明、简约高效的监管体系和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实行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
坚持有序推进。立足改革实际,全面考虑各中心发展目标和业务需求,坚持一体推进和因事制宜相统一,切实提高改革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始终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积极稳妥推进,不搞一刀切。
锐意创新、同向同行
改革是一项系统性重塑,必须实现局部改革与学校整体改革紧密耦合、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突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发展顶层化、管理清单化、推进项目化、建设标准化、操作手册化、制度刚性化、职责法定化”为基本方法原则,强调职能职责体系、机构岗位设置、人员编制调整、管理运行机制的整体重塑与统分结合,将学校综合服务保障体系改革与建设纳入学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工作中一体推进,始终与学校事业改革发展同频共振,与师生员工对校园生活的美好向往同向同行。
纵向贯通。既打造一流的监管部门,又运营一流的服务组织,在体制机制上有新突破,运行管理上有新路径,保障能力上有新发展,为师生员工提供高质量后勤体验。
横向联通。将综合服务保障工作和党建与思想政治、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工作统筹考虑、有机衔接,与学校机构改革、财务改革、薪酬改革、内控改革、信息化改革方向相适应,坚持高位谋划、统筹推进。
深度融通。对接学校事业发展所需、基层所盼和师生所向,善于运用校内资源和社会资源,织密服务网络体系,形成功能融汇、服务融合、人员融聚、资源融通的服务模式,迭代升级保障服务质量,形成资源统筹、力量整合、系统集成的后勤服务运行模式。
信息化、智慧化、数字化
信息化、智慧化、数字化已经成为加速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和动力源泉。
新的一部五中心机制运行之后,将以“数据深化、流程重构、服务升级”为核心,尽快推进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师生服务中心”以及线上“智慧校园”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将提升师生体验纳入综合服务保障统筹规划范畴,建设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精细化的新型后勤保障管理模式和管理服务系统,形成现代化后勤“大统筹、大服务、大保障”体系。
有的教师说,学校的重大改革,始终与学校事业发展同频共振,与师生员工对校园生活的美好向往同向同行。“师生员工对校园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综合服务保障团队的奋斗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看到了学校党委推动此次改革的初心和决心,这是一项坚持师生至上,为全体师生服务的改革;是一项坚持问题导向,全过程聚焦师生密切关注重点难点痛点堵点问题的改革;是一项坚持系统观念,提升为民服务意识、增强为民服务能力的改革。
有的教师说,学校综合服务保障体系改革,不是小修小补,而是大刀阔斧;不是细枝末节,而是系统构建。充分感受到了学校党委带领全校师生勇走新路的坚定决心和破除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的巨大勇气。在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征程中,人民大学必将在全国高校当先锋、走前列、做表率。
改革的引擎愈发强劲,发展的动能持续释放。
学校将坚持改革与发展并重、传承与创新共存、保障与提升融合,打造有速度、有温度、有力度、有浓度的学校综合服务保障体系,让校园更美好、让师生更幸福,形成融合发展、内涵发展、协同发展、服务发展的新时代高校后勤服务保障新模式。
在新征程上,学校正挺立时代潮头、勇做改革先锋,持续激发“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奋楫而上、逐浪前行,奋力书写坚定不移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更加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