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 张东刚 校长 林尚立
律转鸿钧、四序递迁,甲辰新景、梦想无垠。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谨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向全校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向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致以衷心感谢和美好祝福!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校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部署,奋力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的关键之年。在“走新路、开新局、创一流”的新征程上,我们坚守奋斗的初心和前行的勇气,对“强国建设、教育何为、人大何为”作出了有力回答。
这一年,我们追寻矢志不渝的“信仰之光”,写下红色基因的时代注脚。扎实推进主题教育见行见效,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各项重点措施,形成“全覆盖学习、全过程统筹、全链条落实、全方位践行”的生动局面。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到校考察调研一周年系列活动,举办奋力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工作推进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理化研究研讨会、“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主题展。深挖校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举办吴玉章生平展、吴玉章教育思想研讨会,出版《吴玉章全集》,在21个省市同步举办“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在延安、正定、阜平、荣县等地建立“校史教育基地”和办学旧址校史纪念馆。知所从来、方明所往,是我们始终践行“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的坚实足迹。
这一年,我们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厚植先锋闯将的成长沃土。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推出“人民教育家卫兴华、高铭暄”特展,建设“高铭暄学术馆”,举办首届中国高校教师发展论坛,牵头发起成立全国教师发展联盟;做实党委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倡议成立全国高校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联盟;开设“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举办“家风中的延安精神”大中小学主题联学活动,牵头成立全国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红色资源共享联盟;深化协同育人机制改革,构建覆盖六大学部与本硕博全体学生的新型书院体系;统筹开展追寻领袖初心路、大国边疆育人路等特色社会实践活动;8000余名新同学加入这所拥有红色基因的大学,毕业生们带着“青春向党、不负人民”的铮铮誓言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我们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前行坐标。
这一年,我们满怀锐意进取的昂扬斗志,翻开革故鼎新的奋进篇章。召开学校历史上首次新时代组织工作会议,落实“十个以”工作举措,打造上中下“三热合一”党建工作新格局;成立党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及办公室,开展机构编制规范管理专项工作;召开首次新时代科级干部大会,率先探索“职务、职称、职级”三职并行、处科级干部统筹管理、管理干部统招统分、党团学一线公开选拔等制度;系统性重塑人才岗位体系,深化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开辟多元化发展通道,首次有4位青年教师破格晋升教授;“起底式”“跨越式”推进综合服务保障体系改革,组建“一部五中心”,打造高质量综合服务保障体系;启动面向2037建校百年远景规划纲要及专项行动计划编制工作,凝聚加快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强大合力。勇于破障、敢于碰硬,是我们坚定不移走好新路的主动作为。
这一年,我们立足华夏大地的创新实践,迈出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有力步伐。倡议组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大学联盟”,发起成立7个自主知识体系学科联盟,召开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发布会;推进学科“优优、强优、培优、育优”工程,设立中共党史党建学院、纪检监察学院、智慧治理学院、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人类学系、国家安全学系、健康中国研究院、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院、区域国别研究院;组建人文经济苏州研究中心、延安十三年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等研究机构,举办首届复兴论坛、通州全球发展论坛、深圳论坛、世界汉学大会、公共服务论坛等高端学术活动,出版“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等精品力作;举办创新高地成立仪式,首批打造8个智库平台、16个创新高地、22个创新基地;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青年项目立项58项,位列全国高校第一。笃志前行、虽远必达,是我们不断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的郑重承诺。
同行的路上,我们点亮星光不负的奋楫韶光,“接诉即办”“你说我改、你夸我听”“智慧校园3.0”“师生一张表”等热词频繁刷屏,创造了许多值得铭记的“人大瞬间”。
云程发轫、征途漫漫,更需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无畏勇气;不移其志、不改其心,方能彰显“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让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信自强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在建设教育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