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记忆中的陈昌凤
时间:2012.07.29

大概是今年初吧,我上网浏览,看到一篇座谈会的文稿,其中一个参加者是“陈昌凤”。这引起了我的留意。从简介中看,此人是在美国某著名大学读过,又在国内顶尖大学任教。细细看来,竟是我认识的那个陈昌凤。

昨天,我又走进了陈昌凤的博客。依稀的身影,令人感叹时光的流逝;隐约的笑容,唤起心中美好的回忆。这么多年,你走得好吗?

我在中国人民大学念书的时候,住在学8楼409室。人大住宿有个特点:一至四层住男生,五至六层住女生。

六层有个电视室,晚饭后我经常上去看电视。电视室对面有间大屋,住着好几名女生。慢慢我知道,她们是新闻系进修生。

所谓“进修生”,在我看来,她们都是单位送来的,上一年两年课而已。她们不是人大正式学生,对学习,也不会有太深的钻研,课程结束就回去了。而且,她们和“正式学生”也确不一样——她们年龄偏大。

后来她们确实回去了——我也毕业离校了。这就是当我看到那个“陈昌凤”的简介时,我何以那么震惊,原来,仅仅第二年,她又杀回人大了,成了一名正儿八经的人大博士生。这么多年,她一直在努力,实现了人生的飞跃式发展,俨然学术中坚,社会栋梁。

记忆中的陈昌凤,圆脸,高挑个子,又粗又黑的辫子长及腰际。我是怎么注意到她的呢?也许是她那美丽的脸庞、娴雅的气质,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有一次我下楼的时候,看见她怀里捧着高高的一摞书,自顾上楼,神情幽幽,又仿佛带着点淡淡的愁绪。当她走过去的时候,我不禁转过头去,多看她几眼。

有一个周末晚上,我在电话机旁排队打电话,她就站在我后面,我们说了几句。她说自己是南京的,并邀我到她们屋去玩。

一个早晨,我在食堂看到她,她问我:星期天,也没什么安排啊?

我说没有。

我很少出去玩。我能感受到,她问我的时候,语气和措词都是很委婉的。

吃饭时,她问我:听说你很能写,都写了什么?

我很惭愧地说:其实也没写什么。

我心里明白了,我曾在宿舍楼的值班室里,吹嘘过自己要“写东西”。而值班室的楼长,经常到6层的那间进修生宿舍聊天,可能就把这话传开了。我真希望我有作品拿出来给她看。当我感到她们在背后这样关注我时,更是惭愧。

正说话的时候,她的一位室友走了过来。陈昌凤介绍了她,其实我们都面熟。她又要介绍我,但又好像不知怎么说起,就对我说:

“自己说。”

也可能因为对着嘈杂的电视室吧,她们那间宿舍,总是关着门,只是从门楣上的玻璃中,透出些灯光。

电视室晚上七点钟开门。有一次,我去早了点,门还没有开,我就在楼道里转转。我一边转圈,一边顺手摁墙上的开关玩,楼道里的电灯一闪一灭。摁着摁着,忽然从那间女生宿舍里传出一声喊叫“欸——!”原来墙外的这个按钮,竟通着她们屋!

这喊叫的应该就是陈昌凤,也可能她正在做作业,也可能正在看书。

我从来没有见到陈昌凤去看过电视。即使电视里有什么热点,比如美军“沙漠风暴”行动,电视剧《渴望》等等,我也没在电视室见过她的影子。两年中,我只见过她们屋一位同学去看电视,还只是站在后面,看了一小会就走了。她穿着红绸的上衣。

这位女生也是大个头。我经常看见她抽烟。不知她现在何处,我也愿在此向她问好。

黄沙漫漫,朔风凛凛,1990年快结束了。

傍晚,从萧索寒冷的室外,一走进人来人往的宿舍楼,就会感到温暖和亲切。大约离元旦还有十来天的时候,楼厅两侧的墙上,赫然贴着一副长长的对联。这别出心裁的布置,陡然增添了家的感觉。

毛笔字不算遒劲,但是整齐、有力、大气,透着温馨和雅致。

我当时一下子就想到,这样的妆点,是六楼那个进修生宿舍的主意。而那两行大字,定是出自陈昌凤之手。我感叹于她们的热心。

当然,我当时并没有核实过。猜测往往并不可靠。如果这副对联并非她们的杰作,那我就借此机会,向真正的作者道一声辛苦,说一声谢谢!

可惜对联的句子我很快就忘了。

我刚上人大的时候,宣传栏里一副好像是国政系的一位同学写的对联给我留下了永远难忘的印象:

四载光景不长 这峥嵘岁月弥足珍贵

五洲风云多变 是热血青年岂可等闲

我觉得,如果我现在掠人之美,把这副对联送给人大毕业生陈昌凤同学,倒是颇恰当的。

一个周末的早晨,我敲开那间女生宿舍,去看陈昌凤。

我快毕业了,我们谈了会前途问题。对未来,我有些急躁。

她说,你这么小,路还长呢。

我说,我不小了,我都二十二了。

她听了好像感到有点好笑,就浅浅一笑,说,二十二,算什么呀。

直到今天,我才知道,这句话,有多么的宝贵。

北京的春天,依旧黄沙漫漫,树上的绿叶,也稀稀落落。

她们宿舍的几位忙着选景照相。很快,她们就要告别这个校园了。

站在宿舍楼前,看着她们打扮一新,围聚一起,四处游赏,我的心是复杂的。是的,这个校园,终将不属于她们。以后,她们也不会骄傲地说:“我是人大毕业的。”她们只能从这些照片中,去体味往日的时光。

毕业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见到过陈昌凤。我也没想到,她以她的勇气、执著和辛劳,开辟了一条崭新的人生之路,值得我敬佩,值得我学习。

2008-9-8

(编辑/廖雪婷)

编辑: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