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第三届世界汉学大会专题
第三届世界汉学大会专题
2012.11.06
多重视角下的中国文化反思
代田智明东亚的现代化是后进步的。西方产业发展后,作为殖民地,东亚各地区被迫现代化,形成了民族国家。对于中国20世纪前半期的衰落,学术界尚未给出答案,不过大家一致认为这是鸦片战争以后欧美国家和日本的侵略结果。这意味着中国在现代化的问题上,“近代”和“现代”之间既存在密切关联,又有深刻断裂。所以,国民党政府和共产党政府都认为应该把社...
2012.11.06
汉学研究的地域差异
卢金中国学在俄罗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早在17世纪,这两个实力强大的帝国就在远东地区进行了接触。最初的信息来自远赴中国的使团和商队,他们带来的信息对于在俄罗斯发展中国学起到了重要作用。有趣的是,很多俄罗斯的外交使团还有别国人参加,外交使团回国之后,他们对中国的描述对欧洲思想也产生了影响,比如洛克,他在18世纪不止一次跟随...
2012.11.06
国家汉办主任许琳闭幕式致辞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第三届世界汉学大会即将闭幕了。两天来,与会代表围绕“汉学与当今世界”的主题,发表了各自的意见,也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交锋,达到了会议的目的。受中国人民大学陈校长和杨校长的委托,由我来宣布会议闭幕,在宣布闭幕之前,我愿意先回答昨天没有来得及回答的专家和学者的提问。昨天有学者提到,现在出版业已...
2012.11.06
医学文化中的中西碰撞
冯珠娣我常想,我们汉学家要怎样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播呢?我想以传统中医药为例来描述一些具体的做法。我曾经看过一些中医药的文章,它们都认为自己是在以全球视角讲中医药发展,而实际上都是历史性的视角。现在,不同版本的中医药理论遍地开花,在美国,中国传统医药的发展被说成是“异类”药品的一种方法,而实际上,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因素。中医药作为中...
2012.11.06
跨文化研究视角中的中国文化:专访德国汉学家梅嘉乐教授
11月1日下午,深秋的北京带有些许寒意,中国人民大学《中文新世纪》报记者在机场迎接到了来自德国的汉学家梅嘉乐教授。她虽然带着些许倦意,但还是欣然接受了采访。跨文化交流:民族性与世界性记:请问您这次参加第三届汉学大会准备讨论哪方面的内容?梅:关于如何改变欧洲汉学的方向,我们现在更加提倡一种跨文化研究的方法。如果一个汉学家从跨文化研...
2012.11.06
探寻生命智慧的不倦之路:专访香港浸会大学费乐仁教授
当中国人民大学《中文新世纪》报记者在机场接机口与费乐仁教授初见时,“不好意思,我来迟了,让你们久等了。”一句话便拉近了他与我们志愿者之间的距离。让我们惊讶的是他的行李:一个行李箱,一个大书包,一个手提包,都是满满当当的。对此,费教授微笑着解释道:“这里面装的都是书,在其他地方都忙,参加本届汉学大会,使我能够与很多学者沟通交流,使...
2012.11.06
中国近代思想研究在日本:专访东京大学近藤邦康教授
“日本对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在近年来逐渐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如何更完整、全面地介绍中国近代思想发展进程,让日本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对中国近代历史有一个更为准确和客观的理解,是我们研究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领域的专家,东京大学近藤邦康教授受邀参加第三届世界汉学大会,并将在主题为“传统伦理与人类未来”的分组论坛中对中...
2012.11.06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开幕式致辞
尊敬的许嘉璐副委员长,尊敬的郝平副部长、许琳主任,尊敬的各位学者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在第三届世界汉学大会开幕之际,请允许我代表中国人民大学热烈欢迎、衷心感谢各位的莅临。“欢迎”的“迎”字,原意是从相反的方向而来,即相逢、相遇。然而相逢实属不易:大约两千年前,汉朝甘英奉命出使罗马帝国,行走数千里抵达波斯湾,却因前方海路凶险的传...
2012.11.06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开幕式致辞
尊敬的许嘉璐副委员长、国家汉办许琳主任,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很荣幸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参加第三届世界汉学大会。世界汉学大会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品牌,也是沟通中国主流学术和海外汉学研究的重要论坛。2007年的第一届世界汉学大会和2009年的第二届汉学大会分别以“文明对话与和谐世界”和“汉学与跨文化交...
1 2 3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