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第三届世界汉学大会专题
第三届世界汉学大会专题
2012.11.06
中外文学获奖者论坛举行
2012年11月4日上午9点,第三届世界汉学大会“中外文学获奖者论坛”在国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论坛邀请了沃莱·索因卡、阎连科、西格丽德·努涅斯、刘震云、朱莉亚·李和张悦然共六位中外文学获奖者进行主题对话,多位国内外著名作家和学者进行了回应和点评。本次大会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耿幼壮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陈...
2012.11.06
第三届世界汉学大会第三场主题发言:多元文化与相互理解
11月3日上午11点半,第三届汉学大会主题发言的第三场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堂举行。本场大会发言由苏黎世大学高级讲师韦宁担任主持,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和香港城市大学张隆溪教授先后发言,最后由中国人民大学温铁军教授进行点评和总结。首先,马丁·雅克教授发表了主题为“理解中国,理解世界”的演讲。他强调了二百多年来西方垄...
2012.11.06
第三届世界汉学大会第二场主题发言:国家内外间误解与沟通
11月3日10点45分,第三届世界汉学大会主题发言第二场于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堂举行。本场会议由美国耶鲁大学副教授司马懿主持。首先,由前中美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柯白发言。近三十年来,他一直在从事有关中美关系桥梁的工作,他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中美贸易全国委员会四十年工作反思》。柯白认为,文化间的交流首先是内部和外部的对话。他举了两个例子来...
2012.11.06
献礼第三届世界汉学大会:“孔子新汉学计划”蓄势待发
11月3日下午2点,“汉学的未来与‘孔子新汉学计划’”专场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报告厅举行。大会对于国家汉办新启动的“孔子新汉学计划”研究项目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许琳和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孔子学院总部高级顾问纪宝成发表了主题演讲。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和来自不同国家的汉学家们应邀出席了本次会议...
2012.11.06
许嘉璐:汉学的“三个面向”与人类新秩序
11月3日上午9点,第三届世界汉学大会开幕式在中国人民大学如论讲堂拉开帷幕,第九届、十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在会上进行了主旨演讲。首先,许嘉璐先生对与会的领导、嘉宾、老师和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为自己能连续参加三届世界汉学大会感到非常荣幸。基于世界汉学大会越办越好的现状,许嘉璐先生热切地说道:“近年来,在中国国内,汉...
2012.11.06
世界汉学大会分组会议简讯
11月3日下午,第三届世界汉学大会的五组分组会议同时举行,主题依次为“‘新汉学’的趋势与展望”、“中国道路与世界经济秩序”、“文化差异与国际政治走向”、“传统伦理与人类的未来”和“中国典籍的翻译及其当代意义”。大批来自国内外的学者们共聚一堂,从不同角度阐述自己的学术见解,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在以“‘新汉学’的趋势与展望...
2012.11.06
文字•文献•汉学:专访赵平安教授
记:在您的理解中,古文字、出土文献与汉学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赵:这三者确实有交集。通常所谓的汉学是海外学者对于中国学的称呼,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学、艺术、语言、文字等各个方面,既涵盖对古代中国的研究,也涵盖对近代和当代中国的研究,内容丰富,时间跨度大。古文字是指小篆以前的书写符号,如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等...
2012.11.06
立足中国的“东方现代学”:专访叶隽教授
记:您对于本届世界汉学大会中提及的“新汉学”与“大汉学”是如何理解的?叶:世界汉学大会是一次很好的机会,能够把世界上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聚集在一起,提供一个交流的环境和空间。任何国家崛起的过程,都是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双重发展,但最核心的影响还是“软实力”。“软实力”主要是文化,而文化的核心又是学术和思想。一个国家只有文化力量足够强大...
2012.11.06
中西哲学思想下的汉学:专访黎建球教授
记:据我所知,这是您第三次参加世界汉学大会,请问您将在这届大会上为我们带来哪些您的最新研究成果,或是一些您比较感兴趣的研究点呢?黎:首先,我要讨论的是我们是否应给汉学“正名”的问题,就是用“汉学”这两个字是否正确。基本上现在研究的“汉学”不是汉学,而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研究的是整个中国,所以就应该叫“中国学”,而“汉学”可能...
1 23 4 5